2012屆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的文化.pptVIP

2012屆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的文化.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屆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的文化

2012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的文化 ;高频考点: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古代中国的文化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例3.(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2)改造与独尊——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1)政治大一统的需要:汉初的黄老学说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汉武帝急需新的学说来维护统治。 (2)董仲舒对儒学的发挥: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适应了当时的政治需要,受到了汉武帝的肯定,使儒学成为社会的正统思想。(根本原因) (3)统治者的重视和推崇:①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②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③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武帝尊儒的措施: (1)政治方面: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2)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3)教育方面:儒家经典“五经”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和设立地方学校进行儒学教育。;例4.(10年天津卷)《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3)进一步改造——魏晋至隋唐: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被官方所接受。 (4)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出现,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明初理学官方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北宋时,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分两派:其中,北宋时期的著名理学家有程颢、程颐,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后人合称“程朱理学”。 南宋时,理学家陆九渊创立“心学”。明朝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这一学派被称为“陆王心学”。;当堂记识:;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 ①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②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命题; ③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探究:请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分别吸收了哪派的思想?他们的异同点是什么?;;理学产生的影响 ;如何评价宋明理学? (2)积极: ?①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②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③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总之,以上这些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例6.(10年广东卷)“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例7.(10年新课标卷)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5)批判和继承——明清之际:从儒家思想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如政治上:提倡“人民为主”,反对君主专制独裁;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倡“经世致用”;思想上:批判和继承了传统儒家思想,构筑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例9.(201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3)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二、古代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