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波粒2象性之争.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的波粒2象性之争

人类对光的研究起源很早,但对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光究竟是波还是粒子?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之争从十七世纪初开始,至二十世纪初以光的波粒二象性告终,前后共三百多年的时间。正是这种争论,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并导致了20世纪物理学的重大成就——量子力学的诞生。 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 、政治家,也是一位有卓越贡献的自然科学家墨子(生于公元前480-476年左右,卒于公元前420-390年左右)(如上左图)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家学派著作的总汇是《墨子》,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墨经》(如上右图),这是一部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科学著作。《墨经》中记载了丰富的几何光学知识。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并对实验结果作出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科学解释,并用此原理解释了物体和投影的关系。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Euclide,公元前330-275)(如下左图)在他的《光学》著作里总结了到他那时为止已有的关于光现象的知识和猜测。那时的人们已经知道,在眼睛和被观察物体之间行进的光线是直线;当光线从一个平面反射时,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 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光学家托勒密(Clandius Ptolemaeus,约90-168)(如上右图)最早做了光的折射实验。托勒密在他的最后一本重要著作《光学》中提出和说明了各种基本原理,他依靠经验发现了折射的规律,绘出了光线以各种入射角从光疏媒介进入水的折射表,但没有由此得出精确的折射定律。 英国科学家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1214-1292)(如下左图)在物理学方面,特别是对于光学的研究极为深刻,他通过实验研究了凸透镜的放大效果以及光的反向和折射规律,证明了虹是太阳光照射空气中的水珠而形成的自然现象。 意大利著名美术家、科学家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如上右图)以博学多才著称,他在光学、力学、数学和解剖学等方面都有不少创见或发明。他描述了光是如何通过不同表面反射的,眼睛是如何感觉反射并判断距离的,人类的眼睛是如何接受透视的,以及光投射在物体上是如何产生阴影的。 德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如下左图)对光的折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于1611年出版了《折射光学》一书。开普勒的研究表明,对于两种给定的媒质,小于30度的入射角同相应的折射角成近似固定的比,对于玻璃或水晶,这个比约为3:2。他还表明,这个比对于大的入射角不成立。开普勒试图通过实验发现精确的折射定律,他的方法虽然是正确的,却没有得到其中有规律性的联系,但开普勒的研究为后来斯涅耳得出折射定律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荷兰数学家威里布里德·斯涅耳(Willebrord Snell Van Roijen,1591-1626)(如上右图)在总结托勒密、开普勒等前人的研究成果后做了进一步的实验。1621年,斯涅耳在实验中注意到了水中的物体看起来像漂浮的现象,由此引出了他对折射现象的研究,并发现了光的折射定律,也称斯涅耳定律,但当时未做任何理论推导,虽然正确,却未正式公布。 1637年,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笛卡儿(Rene Des cartes,1596—1650)(如下左图)在他的《屈光学》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折射定律。他从一些假设出发,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推导,即光的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为常数,由此而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 十七世纪中期,物理光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655年,意大利数学家格里马第(Francesco Maria Grimaldi,1618-1663)(如上右图)在实验中让一束光穿过两个小孔后照到暗室里的屏幕上,他发现在投影的边缘有一种明暗条纹的图像,马上联想起了水波的衍射,于是格里马第提出:光可能是一种类似水波的波动,这就是最早的光波动说。格里马第认为,物体颜色的不同,是因为照射在物体上的光波频率的不同引起的。 格里马第的实验引起了英国物理学家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如下左图)的兴趣。他重复了格里马第的工作,并仔细观察了光在肥皂泡里映射出的色彩以及光通过薄云母片而产生的光辉。他判断,光必定是某种快速的脉冲,提出了“光是以太的一种纵向波”的假说。根据这一假说,胡克也认为光的颜色是由其频率决定的。他在1665年出版的《显微术》(Micrographia)一书中明确地支持波动说。这本著作很快为胡克赢得了世界性的学术声誉,由于他的加入,波动说似乎也在一时占了上风。 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牛顿 (Isaac Newton,1642-1727)(如上右图)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对光学进行研究。1666年,牛顿在家休假期间用三棱镜进行了著名的色散试验。一束太阳光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