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热系统
第三章热电厂的经济性及其供热系统;一、热负荷及其载热质;(一)热负荷及其载热质;2、季节性热负荷;(2)通风设计热负荷
——加热从室外进入的新鲜空气所消耗的热量
体积热指标法:
百分数法:
;2 全年性热负荷;(2)生产工艺用热设计热负荷
——满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用热
其大小和变化规律完全取决于工艺性质、生产设备的形式及生产的工作制度
低温供热:130 —150℃
中温供热:150 —250℃
高温供热:250 —300℃;3 热负荷图;年生产热负荷曲线;(2)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
;4 热负荷持续时间图;Q;总热负荷持续时间图;(二)载热质及其选择;热网分类;;汽网的优点;二、热电联合生产及热电厂总热耗量的分配;热电联产 —— 同时生产电能和热能
热电联产优点:
先发电,再供热;
发电和供热两种形式同时存在
按质用能
节约能源,环保有利
;B;(二)热电厂总热耗能的分配;1、热量法
——将热电厂的总热耗量按产品数量比例进行分配
热电厂总热耗量:
分配给供热的热耗量:
能量平衡式:
汽轮机内效率:
;分析:
从热能数量利用的观点来分配热耗;
没有考虑热能质量上的差别;
供热热耗量Qtp(h)是几种方法中最大的;
好处归电(发电部分没有冷源热损失);
不能调动改进热功转化过程的积极性;
不利于鼓励热用户降低用热参数
;2、实际焓降法
——按联产供热汽流在汽轮机中少做的功(实际焓降不足)与新蒸汽实际的焓降来分配供热的热耗量
分配给供热的热耗量:
减温减压器的热耗量:
供热总热耗量:
发电热耗量:
;特点:
考虑外供热抽汽在汽轮机中做功的影响;
考虑热能质上的差别;
供热部分没有分担热功转换过程中的冷源损失和不可逆损失;
供热热耗量Qtp(h) 最小,好处归热;
可鼓励热用户降低用热参数
;3、做功能力法
——把联产汽流的热耗量按蒸汽的最大做功能力在电、热两种产品之间分配
分配给供热的热耗量:
比火用:
分析:
同时考虑热能的质量和数量;
热电联产的热经济效益分配到热电两种产品上;
供热抽汽(排汽)温度与环境温度接近,分析结果与实际焓降法近似 ;??经济性指标——表示设备或系统能量利用及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技术完善程度
(一)热电厂总的热经济性指标
1、热电厂的燃料利用系数ηtp
——热电厂对外供电、热之和与输入能量之比
;2、热化发电率ω
——质量不等价的热化发电量与热化供热量的比值
热化供热量:
热化发电量:
;返回水率;分析:
—热电联产质的指标,比较供热机组间热功转换过程技术完善的程度;
—只与热电联产部分的热、电有关;
—只能比较抽汽参数相同的供热机组间的热经济性
;(二)热电厂的分项热经济性指标;2、供热方面的热经济性指标
热电厂供热热效率
热电厂供热标准煤耗率
;(三)热电联产较分产的燃料节约量;热电联产与分产的对比系统模型
;2、联产较分产的节煤量;1、供热方面的燃料节省
分产供热时的标准煤耗量
联产供热时的标准煤耗量
联产供热较分产供热时节省的燃料量ΔBhs
;
分产供热时的标准煤耗率
联产供热时的标准煤耗率
;2、发电方面的燃料节省
分产发电时的标准煤耗量
联产发电时的标准煤耗量(供热汽流、凝汽流)
联产供热较分产供热发电时节省的燃料量ΔBes
;
热化发电比——热化发电量占整个机组发电量的比值
联产全年节省的燃料量ΔBs
;(三)热电联产节省燃料的条件;3、生产相同电量W和热量Qh时
——联产与热电分产的总燃料消耗量之比值
热电联产节省的标准煤耗量达25%—75%
;四、热电厂的热化系数与供热式机组的选型;1、热化系数的定性分析
(1)αtp=1
满足最大热负荷的需要,不需设置分产供热设备;
大部分时间热负荷都小于最大热负荷,因而供热机组的热化发电量Wh↓,热化发电比↓ ;
凝汽流发电量Wc↑,这部分发电耗煤↑(其热经济性小于代替电站);
非采暖期只剩下很少的热水热负荷
结论: αtp=1不可取
;(2)αtp1(不是太小)
供热机组的最大供热量比最大热负荷小,需设置分产供热设备、代替电站的凝汽式机组;
不足的热负荷ΔQh:
分产设备供应同样热负荷比供热机组要多耗燃料;
不足的发电量(供热汽流ΔWh+凝汽汽流ΔWc):
代替电站发ΔWh电比供热机组供热汽流发多耗煤,代替电站发ΔWc电比供热机组凝汽汽流少耗煤;
对整个地区能量供应系统而言是节省燃料的
结论: αtp 1可取;(3)αtp 1
绝大多数热负荷不是靠供热机组的热化供热,而是由分产供热设备来提供,此时多耗标煤;
类似 αtp1时的分析,多耗标煤
结论:没有节煤反而多耗煤,不合理
;热化系数αtp应用背景:
已建成投运的热电厂:
提高αtp,供热机组热化发电量Wh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