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考陕西地区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第4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讲文言文阅读第20篇湖心亭看雪(张岱)新增课件.ppt

聚焦中考陕西地区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第4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讲文言文阅读第20篇湖心亭看雪(张岱)新增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焦中考陕西地区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第4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讲文言文阅读第20篇湖心亭看雪(张岱)新增课件

第20篇 湖心亭看雪(张岱)[新增]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二、重点句子翻译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相公痴迷,还有比相公更痴迷的人呢! 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在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三、问题探究 1.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①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②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③暗示作者的“痴”(或“不同常人”),为下文作伏笔。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哪些?运用什么描写方式?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白描。 3.文中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的“强”和“拉”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情? “强”表现作者的喜悦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5.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用意: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作者痴迷于山水之乐的雅情雅致的称赞,同时这种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作者心中的淡淡愁绪。作用: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痴”情人不只“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6.文章说“独往湖心亭”,可后文写到“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是否前后矛盾?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高自赏的情感态度。 四、文章中心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甲】(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①而上,履巉岩②,披蒙茸③,踞虎豹④,登虬龙⑤,攀栖鹘⑥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苏轼《后赤壁赋》(节选)] 【注释】①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②履巉(chán)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山石。③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④踞: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⑤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⑥栖鹘(hú):睡在树上的鹘。栖,鸟宿。鹘,意为隼,鹰的一种。 这 客居 应答,这里引申为回声 通“返”,返回 C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痛饮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2)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 4.两篇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否相同?为什么? 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慨叹;【乙】文表达了作者的孤寂、悲悯之情。 【参考译文】 【乙】于是,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而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而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 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且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