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力与美.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力与美

2011建筑力学 论文 力与美 建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力与美的统一。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认为,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结构性的艺术。无独有偶,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建筑是一个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体。然而建筑设计又是基于美学的一种建筑师思想表达的方式。建筑的形式,空间氛围等,都归为建筑艺术造型的范畴。所以,建筑,又被称为是凝固的音乐,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建筑师和结构师共同的配合才能完成建筑设计工作。如果按照力与美来划分的话,建筑师是美,结构师是力,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才能很好的传递出建筑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如果摒弃了两者中的任何一方,都会一定程度的减弱了建筑的表现能力。因为,建筑的艺术美的最终体现是依托于结构的支持,曼妙的想法,如果在实际结构意义上无法得到支???将无法付诸实现,那么艺术也只能终结于纸上脱离实际的构思。这无疑会是一种遗憾。另一方面,完整的结构体系,虽然能完成最初步的空间划分的目的,但在建筑艺术表达方面却是远远不够的。换言之,这样干瘪瘪的房子没有了美的灵气,不能像被建筑师赋予了深刻的内涵一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归根结底,建筑是力与美完美结合的结晶。并且,这一观点可以从古往今来的中外建筑中都得到证实。 希腊古典柱式体现了古希腊人精微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同时它完美的承重功能也体现其科学性和古希腊人在力学方面的高成就。从艺术特点的方面来看,古典时代的多立克柱式和艾奥尼柱式都具备了各自强烈的特色。两者在整体、局部和细节上差别别分表现出刚劲雄健和清秀柔美两种鲜明的性格。两种柱式的形态出自男体和女体的身体比例,分别概括了男性和女性的体态与性格。其巧夺天工的装饰雕刻是古希腊对美的理想的归纳。从结构特征上来看,每种柱式的承重构件和被符合构件可以识别而且相互均衡,垂直构件作垂直线脚或凹槽,水平构件作水平线脚;承重构件质素无华,而把装饰雕刻集中在充填部分或被符合构件上,所以,柱式内涵的受力体系在外形上表现的脉络清晰。石造的大型庙宇是希腊柱式运用的典型的建筑形式。希腊人充分考虑利用了石材抗压不抗拉的力学特性,将庙宇审计成为围廊式的建筑形式。这样的艺术造型,使整座神庙呈现出雄伟壮观,比例协调的特点。这些神庙历经千年屹立不倒,也足说明古希腊人对于力和结构的深刻的认识。 我国古代的赵州桥也是一个力与美充分结合的很好的例子。赵州桥创建于隋大业初年,是一座空腹式圆拱形石拱桥。拱桥的结构可说是充分考虑了美而又符合力学的要求,例如选用圆弧或二次抛物线这类优美的曲线作为合理拱轴,它既美而又满足“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拱轴线各截面的弯矩和剪力均为零,即只有轴向压力”的要求。拱桥是我国古代江南典型的桥拱形式,态似彩虹,以主拱圈优美的弧线显示了其固有的曲线美。在艺术氛围上,拱桥无疑表达出了活泼,优美,流畅的特点。其重复的圆拱的形式也迁到好处地呈现出了连续或渐变的韵律和节奏感,使人们在欣赏桥梁的时候仿佛听到了曼妙的音乐一般。拱桥的这种曲线结构形式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力学效果。在竖向力作用下,主拱的曲线形式使拱桥产生了区别于梁式结构的拱脚水平推力。正是这个水平推力,使拱内产生了轴向压力,从而大大减小了拱圈截面的弯矩。由此可见,桥梁在给人以美感的同时很好的兼顾了力学的合理性,是力与美和谐统一的完美体现。 建筑的发展历史和人类的发展一样悠久,与其说建筑是后于人类而存在,不如说,建筑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古到今,一代又一代的建筑从业者从未停止对建筑美学和力学的探索。在现代建筑中,也不乏将力与美完美结合的例子。 北京的奥运场馆鸟巢就是力与美完美统一的最直接的例子。 鸟巢的编织从外观上看很不规则,比较凌乱,其实从结构受力的角度来说,它的主要受力结构是有规律的:主要的受力结构是48榀门式桁架,顾名思义,“门式桁架”也就“门”字形的钢架,但实际上这个“门”字是个一横有上百米长的体量巨大的结构。从结构分解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出,每两榀门式桁架共用一对钢架柱,所以鸟巢一共有24个同样巨大的钢架柱。这些钢架柱从地面升起,向上弯曲伸展成水平钢架,编织出鸟巢的大模样。结构建筑师们通过轨迹线让它们得以旋转成现在我们看到的优美的环形模样。组成这个巨大结构的矩形钢构件最大的尺寸为1.2米乘1.2米,足够供工人在里面行走并进行各种工作。从内部看去,这些弯曲的钢构件仿佛是教堂里面的拱顶,雄伟却亲切。设计鸟巢的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想达到鸟巢这样一种凌乱的效果,为此他也在这些有规律的主要受力钢筋上再划了很多斜联系梁,这在结构建筑师的眼里来说是次结构。这些斜杠梁并不是纯装饰作用的,它也起到了一个辅助受力的作用,使鸟巢的空间结构性能更加的完整。 不难发现,成功的持久的建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完美的结合了力与美。这两者,既是相互对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