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魏六朝挽歌考论.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魏六朝挽歌考论

心 口 二二 二 义 一 一城舞匆 亨 汉 魏 六 朝 挽歌 考论 吴 承 学 内容提 要 挽歌 是 中国古代 常用 的哀祭 文体之 一 , 先秦 时代就 已 出现 了各种挽歌形 态 , 到 了汉 代逐 渐形 成风 气和 规 范 , 并被 官方定 为 “ 送 终 之 礼 ” 。 自东 汉 以后 出现 以挽歌为乐 的奇异现象 , 反 映 出 当时人 们 的特殊心 态 与审美风 尚。 魏 晋 以后 , 文人 所创作 的挽歌成为特殊 的抒情诗样式 , 以表现诗人 们 对于 人 生 的体 悟 。 此 后 又 出现 自挽诗 , 它在文体 上 弱化传 统挽歌 的实用 功能 , 而 转化 为虚 拟 的有很 强 文 学与人 生 意味 的创作 。 古人说 “ 死生亦大矣 。 ” 在 中国古代文 晋代 以来 , 不少人 认为挽歌源 于 田横 门 体之 中 , 与死亡相关 的哀祭之辞是运 用相 当 人哀悼 田 横 之 歌 , 崔 豹 在 《古 今 注 》卷 中 普遍 的重 要 文 体 。 挽歌便是 一 种哀 祭文 体 , “ 音乐 ” 云 它通 常是用 于 为死者送葬之歌 曲 , 大致是生 《蓬露 》、 《篙里 》, 并丧歌 也 , 出 者表达对 于死者 的怀念 和哀悼之情 。 挽歌通 自田 横 门人 。 横 自杀 , 门人 伤 之 , 为作 常表达人生 强烈的伤哀之情 , 表现诗人对于 悲歌 。 言人命 如 越上 露 , 易稀灭 也 。 亦 人生 的体悟 之感 , 在重 视 悲 歌 传 统 的 中 国 , 谓 人 死 , 魂 魄 归 于 篙 里 。 故 有 二 章 。 挽歌 自然得到诗人和读者的青睐 。 挽歌传统 ? ?至 孝 武 时 , 李 延 年 乃 分 二 章 为 二 源远 流长 , 但是从文体史的角度看 , 汉魏六 曲 , 《蓬露 》送 王 公 贵人 , 《篙里 送 士 朝 的挽歌最值得 注 意 。 此期挽歌 的正 式体制 大 夫 、 庶 人 , 使挽枢者歌之 , 世 亦 呼 为 。 逐渐形成 , 其创作 和使用也 出现一些 奇异而 挽歌 ② 复杂的现象 , 这些现象也 比较典型地 反 映 出 这种说法 已经把 《蓬露 》、 《篙里 》作为 田横 当时人们的特殊心 态 与审美风 尚 。 关于汉魏 门人哀悼 田横 的丧歌 。 干宝 《搜神记 》卷十 六 朝的挽 歌 , 学 术 界 已 有 不 少 重 要 研 究成 六也持此说 。 《后 汉 书 》卷 六 十一 《左周 黄 。 果 ① , 本文拟在此基础上进一 步探索 列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