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五加科
人参 Ginseng Radix et Rhizoma;[历史];[来源];[植物形态];人参;;主根肉质,下部常分枝,上部有根状茎。;茎单一,直立;掌状复叶轮生茎顶;
一年生, “三花”; 二年生,“巴掌”;
三年生, “二甲子”; 四年生,“灯台子”;
五年生, “四枇叶”; 六年生,“五枇叶”。
少数七年及以上的生六枚复叶叫“六枇叶”,小叶片共30枚。到此为止,不再增加。;“三花”;;;;[产地]:;园参:
吉林抚松、集安、长白、靖宇、安图等市县;辽宁宽甸、本溪、新宾等市县;黑龙江五常、尚志、东宁、宁安等市县。山东、河北、山西、湖北等省及北京地区有有栽培。;[人参的不同分类]:
1.根据野生与栽培的不同,分为:山参(野山参)、移山参、园参
2.根据加工方法不同,分为生晒参、红参(药典单收)、糖参(少见)、活性参等。
3.根据用药部位不同,分为全须参、皮尾参、参须等。;采收加工;园参:
通常在种植5~7年后,秋季采挖,加工成下列品种:;(一)生晒参类:
鲜园参,洗净,除去支根,晒干或烘干,“生晒参”;
选形好,无破损疤痕者加工成“全须生晒参” ,并用白线固定细须以防脱落。
;;(二)红参类:
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Rubra
鲜园参,洗净,蒸3小时左右,去除须根和细支根,干燥,“普通红参”;保留较长的支根者,习称“边条红参”。;;(三)白参类:
鲜园参置沸水中略烫,用针扎刺小孔,浸糖2~3次,干燥,又名“糖参”。;;传统加工方法,园参的品种有20多种。
新方法:;性状鉴别;山参的性状鉴别;山参的性状鉴别;山参的性状鉴别;山参;山参的性状鉴别;山参的性状:;园参——生晒参;断面:淡黄白色,有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小点(树脂道)及裂隙;园参——红参:;;腿;木栓层;;人参粉末特征;[成分];[成分];[理化鉴别];红参: 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Rubra;[成分] 红参经过高温蒸制,化学成分较之人参有变化,红参有其独特成分,如人参皂苷Rs1、Rh2 、Rg3 ,研究表明蒸制的温度和时间对其成分的种类及含量有影响。
[功效] 性偏温,补力较好。;伪劣品;插接伪山参:;野豇豆:为豆科植物野豇豆的根,俗名“土人参”、“红皮参”。
???状:圆柱形或长纺锤形,顶端有残留草质茎痕,表面黄棕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样疤痕,微有豆腥味。
显微:根组织中有纤维,无草酸钙簇晶。
;栌兰:马齿苋科植物栌兰的根。别名有“土人参”、“土洋参”等
性状:圆锥形或长纺锤形,顶端有残留的木质茎痕。质硬脆。
显微:无树脂道。;华山参:
茄科植物华山参的根,俗名“华山人参”、“大红参”
性状:圆锥形或圆柱形,顶端常有残留的短根茎。根头有细横环纹,表面棕色,可见横向皮孔样疤痕。
显微:无树脂道、簇晶。;商陆: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根。
性状:圆锥形或圆柱形,顶端有茎残基,断面有数层同心环纹。;;;;;曾出现过的伪品:
桔梗科植物桔梗、沙参、羊乳的根;
菊科山莴苣的根;
伞形科野胡萝卜、胡萝卜的根。;桔梗;沙参;羊乳;山莴苣;“加馅人参”;;西洋参 Panacis Quinquefolii Radix;;;;;;;[商品特征];;[成分]
皂苷类:人参皂苷、西洋参皂苷
[功效]
凉补,补气,补阴,清虚火。
;三七 Notoginseng Radix et Rhizoma;;[植物形态];;;;;;产地与销售:
主产于云南(云三七,文三七) :
文山、砚山、马关、广南、
西畴、麻栗坡、富宁、邱北。
广西(田三七) :
清西、德保、凌云、那坡。
两地栽培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优-地道药材。
另:四川、广东、湖南、贵州、福建、江西、湖北、浙江亦有少量引种。
销全国,年销量500-600吨;产700吨。
;采收加工:
栽培3-7年,
7-8月采,“春三七”;12-1月采,“冬三七”。
采前10天,剪去地上茎,选晴天挖去地下部分。
主根(“头子”):晒-揉搓-晒-揉搓-光滑—三七
支根(“羊肠头”):晒干-“筋条”
茎基(“芦头”):晒干-“剪口”
须根:晒干-“绒根”或“三七须”
晒至半干,反复搓揉,以后每日边晒边揉搓
全干后放入麻袋,撞至表面光滑即得。
;;;筋条;性状鉴别:
①三七:
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
“铜皮铁骨”-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
断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