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物理高考知识点巡查专题01“运动规律运用”.doc

2012高考物理高考知识点巡查专题01“运动规律运用”.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高考物理高考知识点巡查专题01“运动规律运用”

专题一 运动规律运用 雷区扫描 本部分常见的失分点有: 1.不能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型; 2.公式运用不当,死套公式; 3.不能正确运用图象描述运动过程. 出现上述失误的原因是:第一,随着高考对学生分析处理实际问题能力要求的提高,近几年高考题中联系实际的题目逐渐增多,但许多考生不能将已学过的运动模型与题目给出的实际运动建立联系,不能从中抽象出理想化的运动模型.第二,在平常的学习中,对公式和规律的适用条件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特别是矢量)的意义不清楚,导致盲目套用.第三,对图象的物理意义(横、纵坐标的函义、图线的斜率、图线所围面积的意义)不明确,不能正确识别图象、运用图象. 排雷示例 例1.(1999年全国)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 m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 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_____s.(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取为10 m/s2,结果保留两位数字.) 雷区探测 本题研究的是体育运动中的一个实际问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针对“高台跳水”的过程,进行分析和抽象,建立理想的运动模型来解决问题.1999年上海卷中第4题考查了“跳高”运动的分析,足见“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 雷区诊断 解此题时,多数考生认为较难,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分析出跳水运动员的运动性质,特别是不能将运动员抽象为一个质点.此题中可将运动员简化为一个质点,这样只要研究运动员重心的运动就可以了.运动员起跳后重心升高0.45m达到最高点的过程,是竖直上抛运动,此过程经历的时间为t1===0.3(s),设运动员从手到脚高为l,则这时运动员的重心在平台上方(l+0.45)m处,然后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当手触水面时,运动员的重心在水面上方l处,所以,自由落体的高度h2=l+0.45+10-l=10.45(m),自由落体的时间为t2===1.4 s,所以运动员用来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为t=t1+t2=1.7 s. 正确解答 1.7 s 例2.(1999年上海) 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起动时的加速度(轿车起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1—1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 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 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约为 A.1 m/s2 B.2 m/s2 C.3 m/s2 D.4 m/s2 图1—1 雷区探测 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即Δs=aT2.该题设置的情境比较新颖.不但考查了有关知识,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正是高考对理科综合学科对考生提出的新要求. 雷区诊断 许多考生在解答此题时出错,其原因:一是观察和理解能力差,不能把车的长度与标尺上的刻度建立联系,从而不能依据车长4.5 m确定出标尺每个刻度的数值为1.5 m;二是虽然确定了每格长度1.5 m,但后面小格的刻度不会推算,按每小格0.1 m计算;三是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读差,得出s1=7.5 m.s2=20.1 m(或得出19.7 m),从而得出错误答案a===3.15(m/s2). 正确的读数应为s1=12.0 m,s2=20.1 m. Δs=s2-s1=8.1 m. a==m/s2=2.025 m/s2 或利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这一结论. 第一个2 s中间时刻速度 v1===m/s=6 m/s 第二个2 s中间时刻速度 v2===m/s=10 m/s 由v2-v1=at得 a==m/s2=2 m/s2 正确解答 B 例3.(1999年全国) 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120km/h,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0 s,刹车时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f为汽车重力的0.40倍.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s至少应为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雷区探测 此题又是一道联系实际的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分析运动过程的能力、阅读能力和观察事物的能力.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如2001年全国卷11题.2002年春季卷20题. 雷区诊断 许多考生的答案是m,原因是没有认真分析运动过程,丢掉了汽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那段距离,把整个运动看成了匀减速. 一方面是由于在题海中遇见了太多的有关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习题,印象太深了,因而一看到此题没有认真审题就条件反射地按以往记住的刹车后汽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