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用与知.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校的用与知

高等院校的“知”与“用”:从外语专业的文学课谈起 ; “曾经的辉煌”: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大学校园里曾出现过人人都在读外国文学名著、人人都在讨论外国作家、场场外国文学讲座都座无虚席的盛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用型的大学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外国文学遭到冷遇,受到轻视,甚至忽视,大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喜爱近年来已经几乎降到了冰点” (刘洊波、罗承宁:“高校外语专业外国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 “有用”和“无用”的困惑: (1) 外语学科中的外国文学,或语言学,或国别文化,或推而广之,其他学科领域中诸如史学、美学、伦理学等非应用学科,学了到底“有用”还是“没用”? (2) 外语专业的学科归属在哪里,是工具学科还是人文学科? (3)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什么,应该以“学以致用”还是“学以致知”为办学的认识基点? ;一、文学的“无用”与“有用”问题;;王国维的“无用”说 《孔子之美育主义》: “庸讵知无用之用,有胜于有用之用者乎?” 《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 “(所谓无用是)无与当世之用” “天下之人嚣然谓之曰无用,无损于哲学美术之价值” (因为文学艺术等求的是)“天下万世之功绩,而非一时之功绩也。” 《叔本华之美学说》 “文艺是人生的科教书”;“吾人与诗歌之中,可得人生完全之知识。”; “外国文学学了又有什么用?”是个伪命题,问题的逻辑前提并不成立。 第一,“用”并不是衡量“学”的唯一标尺; 第二,文学无需与科学比较以证实其价值。 高等教育承担的不是职业培训任务,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获得开阔的文化视野,要比实用技能更为重要。我们称之为“综合素质”的东西,包括了观察、思辨、想象、判断、沟通等很多超越可直接施用的“技”和“术”方面,而这类超越应用层面的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要端。 ;二???“工具学科”与“人文学科”的问题 外语专业有其双重特性,即“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语言是交流传播的工具,同时语言又是思维的载体,言说和书写无法与思想分离,总是在表达着信息、情感、认识、愿望、诉求等。 比如 “英语”专业,各高校对其定位不同,态度不同:多数将它当作“应用专业”,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要手段,以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少数将它当作“人文专业”,以人文内涵为主要内容,培养国际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科定位的模糊性,带来了实施教学方面的混乱。;程爱民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外语研究》2002年第1期)指出: 1、“工具论”主宰着不少高校的英语教学,普遍认为,“英语专业”理所当然是学“英语”的,视“听、说、读、写、译”为学科正宗的,把学科降格到应用层次。 2、即便是《英语教学大纲》本身也底气不足,大学4年中规定的英美文学课总共98学时,外加一些常常被忽略的文学选修课,与应用性技能课相比,文学完全是陪衬的角色。 3、即便是微乎其微的规定课时,学校在执行《大纲》时普遍偷工减料。 ;一名外籍教授的“选择题”: “Professor Yu, which would you prefer: a student who can only stutter out his ideas or one who speaks fluent English but has nothing to say?”; 黄源深教授:“思辨缺席症” 谈及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包括外语教师),人们似乎有共同的负面印象:在文化视野、创新思维、逻辑推理、解析能力和理论功底等方面,都相对薄弱。 学外语的人十分容易“感染”这种症状,但“易感性”的根源存在于目前高校外语专业的认识和教学设置中。 (黄源深:“思辨缺席”,《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年第7期; “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 ;西南联大与目前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抗战时期教学条件极差但人才辈出的西南联大的英文系,语言能力课(相当于现在的精读、泛读、听力、写作等课程)只占年总学分的不到16%,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是通过诸如散文、英诗、西洋戏剧等其他课程来实现的。黄源深教授建议大幅度调整课程结构,语言技能课应控制在25%以下,文化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