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劳技教案(下)
PAGE \* MERGEFORMAT 14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
年
级
劳
技
教
案
科目: 手 工
年级: 七 年 级
教师: 艾 永 寿
学校: 个 旧 市 第 十 中 学
第一章第一节 剪纸
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剪纸类型。
练习剪纸技法。
教学重点:
1.剪纸类型。
2.剪纸技法。
教学难点:
1.剪纸类型。
2.剪纸技法。
教学过程:
一、.剪纸类型
二、剪纸技法
三、课堂小结
四、反思与评价
第一章第二节 纸花制作
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纸花制作的基本手法。
练习制作玫瑰花和牵牛花。
教学重点:
制作玫瑰花和牵牛花。
教学难点:
制作玫瑰花和牵牛花。
教学过程:
纸花制作的基本手法
练习制作玫瑰花
练习制作牵牛花
四、课堂小结
五、反思与评价
第二章、第一节-手缝基本针法
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基本针法。
训练基本针法。
教学重点:
基本针法。
教学难点:
基本针法。
教学过程:
攻针
回针
缲针
三角针
课堂小结:
反思与评价:
第二第、第二节-手工刺绣
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刺绣材料和工具。
2.练习基本针法。
3.按刺绣工序操作。
教学重点:
1.练习基本针法。
2.按刺绣工序操作。
教学难点:
1.练习基本针法。
2.按刺绣工序操作。
教学过程:
刺绣材料和工具
基本针法
刺绣工序
课堂小结:
反思与评价:
第三章 编织
第一节 棒针编织
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编织工具与材料。
了解基本针法。
教学重点:
基本针法。
教学难点:
基本针法。
教学过程:
编织工具与材料
持针和持线
棒针的基本针法
四、课堂小结:
五、反思与评价:
第三章 编织
第二节 钩针编织
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编织工具与材料。
练习钩针编织的基本针法。
教学重点:
钩针编织的基本针法。
教学难点:
钩针编织的基本针法。
教学过程:
编织工具与材料
持针、持线
钩针编织的基本针法
四、课堂小结:
五、反思与评价:
第三章 编织
第三节 带编
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练习五角星的制作的方法。
练习礼品花的制作方法。
.练习星花的制作。
教学重点:
1.五角星的制作的方法。
2.礼品花的制作方法。
3.星花的制作。
教学难点:
1.五角星的制作的方法。
2.礼品花的制作方法。
3.星花的制作。
教学过程:
一、五角星的制作的方法
二、礼品花的制作方法
三、星花的制作
四、课堂小结
五、反思与评价
第三章 编织
第四节 结艺
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结的种类。
练习打结的基本技巧。
教学重点:
打结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
打结的基本技巧。
教学过程:
结的种类
打结的基本技巧
常见结的制作步骤
四、课堂小结
五、反思与评价
第四章第一节认识盆景
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盆景。
理解盆造型的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
理解盆造型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理解盆造型的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
盆景的概述
盆景造型的基本原则
三、课堂小结:
四、反思与评价:
第四章第二节 盆景的制作
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练习植物盆景的制作。
练习山水盆景的制作。
教学重点:
1.植物盆景的制作。
2.山水盆景的制作。
教学难点:
1.植物盆景的制作。
2.山水盆景的制作。
教学过程:
一、植物盆景的制作。
二、山水盆景的制作。
三、课堂小结:
四、反思与评价:
第五章第一节 印章
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印章的起源与类别。
学习印文赏析。
教学重点:
印文赏析。
教学难点:
印文赏析。
教学过程:
一、 印章的起源与用途
二、印章的类别
三、课堂小结:
四、反思与评价:
第五章第二节 制印
课时:1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制印工具。
训练刀法。
体验制印程序。
教学重点:
1.训练刀法。
2.体验制印程序。
教学难点:
1.训练刀法。
2.体验制印程序。
教学过程:
制印工具
刀法训练
制印程序
四、课堂小结:
五、反思与评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