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宋代与日本南北朝及室町时代斗茶之比较_梁明霞.pdf

中国宋代与日本南北朝及室町时代斗茶之比较_梁明霞.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宋代与日本南北朝及室町时代斗茶之比较_梁明霞

中国宋代与日本南北朝及室町时代斗茶之比较 文史纵横 中国宋代与日本南北朝及室町时代斗茶之比较 梁明霞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广州 510631) 【摘 要】 文章概述了宋代斗茶文化的发展,分别介绍了宋代斗茶的特点和日本南北朝和室町时代斗茶的特点,并就两国斗茶文化的 特点进行比较:日本斗茶的点茶法与宋代基本相同;由斗茶引申出来的茶诗、茶著和茶画等茶文化,宋代要比日本丰富得多;中日斗茶承载的 社会功能不同。形成的原因:地理环境的不同,历史背景的不同,文化的大背景不同。 【关键词】 斗茶;点茶;“雅”文化;以茶传心 宋代(960-1271)斗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斗茶 美,久而不散,即要“咬盏”。斗茶技法要求一赏汤花,二闻茶香,三 文化把宋代的点茶技巧发展到极致。斗茶在宋代社会各阶层得到 尝滋味。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中写道,色以“纯白为上,青白为 广泛传播,而点茶法传入日本之后成为日本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香要求“入盏则馨香四达,秋爽洒然。” 同时,日本也产生了斗茶文化,也同样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但是它的 并且需要“香甘重滑,为味之全”,只有色、香、味俱佳者才能取胜。 侧重点不同,所承载的社会功能也不一样。通过中日斗茶文化的比 另外,斗茶对于使用的水、盏、瓶等也有要求,如水以山泉为最 较可窥探出两国文化的差异性。 佳,江河水、井水次之;盏则以建安生产的黑盏为斗茶的理想用具。 一、宋代斗茶文化的产生及发展 总之,宋代斗茶无论从饮茶用水的选择,煮茶的水温控制,点茶 斗茶又称“茗战”,源于唐末而兴盛于宋代,宋朝的贡茶制度使 时茶末与水的比例,注汤时的缓急以及击拂时的手臂力度都有讲 民间斗茶之风日益盛行。最初的斗茶发生地主要在贡茶产地—— 究,与唐代茶文化相比,宋代茶文化更体现出一种精致的性格。点 福建建安北苑。自唐末开始,建安茶农就有了斗茶的习俗。斗茶主 茶的程序传到日本后变化不大,但是斗茶文化在日本展现出另一种 要是为了评比茶叶的质量以及点茶技艺的高低,这一习俗后来在各 风格。 地逐步流行起来。 三、日本斗茶的发展及特点 北宋文坛泰斗苏轼曾作斗茶诗:“武夷溪边栗粒芽,前丁后蔡相 宋代的改良茶法即点茶法由日本和尚荣西(1141 - 1215)带 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前丁后蔡”指的是北宋 回国内,荣西后来向幕府将军源实朝献上了《吃茶养生记》,因唐朝 丁渭先任福建漕使,后来由蔡襄继任,督造贡茶。地方官吏为了博 的衰落而一度遭到冷落的饮茶时尚在日本又重新流行起来。同时, 取皇上欢心,臣子们争相斗品武夷茶,“斗”出最上等的茶叶,作为 茶树的种植也不断扩大,到了 14 世纪初,茶田开始出现在农村山野 贡茶献给皇上。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斗茶的兴盛状况。蔡襄还写了《茶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