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课改的精神落实到具体教学中.docVIP

把新课改的精神落实到具体教学中.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把新课改的精神落实到具体教学中

把新课改的精神落实到具体教学中 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Ⅱ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教学反思 西安市航天中学:米文孝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作为新添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变化与衣食住行变化之间关系、加深对社会的的认识与理解。对于使用过多年人教版老教材的所有教师来说,既要把相关变化给学生交代清楚,又要帮助学生探究生活变化的根源,看似简单,要全面准确地概括并非易事,所以从其本身看要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并不是那么容易,对一线教师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本课的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生日常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是改变传统教法还是大胆改革,我一时拿不定注意:根据我校实际,年级分六个班,学生实行层级教学(陕西大部分地区皆如此)。如果完全按新课程理念教,没有生活常识的部分学生跟不上;如果不按新课程理念教,对善于生活、善于积累的部分学生不合理。怎么办? 思来想去,我决定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做一次大胆的试验:在教学中把六个班分成两部分,一半采用传统的讲述法教学,另一半采用由学生探究、老师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的新教法。我很清楚,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前者教师的指导作用是绝对的,后者学生的主体地位鲜明,很明显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教学理念的对比教学。但我相信: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式,只要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并能从中得到相关的启示,提升了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我想通过这种实践来证明,对传统教学的优良方面要保持、对新课程的理念的贯彻并不矛盾,只要我们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认为就是成功的教学。 下面是我当时教学中的具体实验简单过程: 传统讲述法的试验(主要针对生活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 对象:高一年级二、四、六班,学生由于基础差、习惯不良,对不论什么学科都无强烈兴趣。 具体做法:我为中心,收集资料,从近代服饰、发型、缠足与放足、各地各时期的饮食风俗、居住变化、人们的阅读习惯等方面无不精心准备,然后根据学生实际设计问题和制作了课件。 课堂及课后观察:讲课中,一会儿指导学生看图片,一会儿分析变化的原因,一会儿中外对比,一会儿古今对比,学生如醉如痴,兴趣盎然。下课交谈,学生记忆与理解基本到位。证明这种教法很适合这几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 探究教学的试验(主要针对生活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 对象:高一年级一、三、五班,学生基础较好、习惯良好,对所学各科都兴趣浓厚。 具体做法:先安排各班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上查阅等方式收集和整理中外近代服饰变化的资料和图片,查找古代妇女缠足的资料,搜集居住变化的图片,做中外饮食的对比调查,收集报刊、电影资料,把他们的资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完成新课程的探究理念,一举两得。 课堂及课后观察: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一会儿讨论服饰等变化的表现与原因;一会儿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缠足等的危害。紧接着指导学生根据探究谈理想,学生始终处在积极思考的活跃气氛中。课后问这问那,思考还在继续,探讨仍在进行…… 上完本课后,我怎么也无法静下心来,思绪万千:两种方法谁是谁非已经不是那么重要,关键是对学生的学习有无帮助。 现在回顾这两种教学与实践的情景,我感到都比较成功:前一种方法对学习进取心不足、探究意识差的学生有益;后一种对学习主动、有强烈进取心的学生启发作用大,也比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完成了课堂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两个任务。 由此我认为,不管怎样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都必须符合学生实际。如果学生的认知习惯差、学习主动性不强、兴趣不足,用第一种方法可能好一些,起码可以起到调动其兴趣、促使其逐渐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如果学生本身习惯好、兴趣强烈、主动探究意识盎然,第二种方法就更有效。 鉴于以上实践经验,我觉得我们的教学一定不要动辄新理念、动辄探究,而应该根据学生实际随时调整自己的教法。我以为这才能从根本上落实新课程的要求,才真正符合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这两种方法因生而异并不矛盾。 所以我们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坚持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并积极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做到一切教学必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建基。 字数:1740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航天中学历史教研组 邮编:710100 撰稿人:米文孝 电话 邮箱:miwenxiao757@163.com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