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替罗非班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1.doc

1126替罗非班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1.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26替罗非班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1

替罗非班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2 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 65例患者在冠脉介入治疗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 100 mg/d,氯吡格雷75mg/d,辛伐他汀10mg/ d,并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10μg /( kg?min)的负荷量, 随后 0.15 μg /( kg?min) 持续静脉点滴至术后24 h,之后行常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 个月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红细胞比容、血浆粘度、全血黏度高切、 全血黏度低切、 红细胞聚集指数、 纤维蛋白原)。结果:治疗后,患者在血浆粘度、全血黏度高切、 全血黏度低切、 红细胞聚集指数、 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上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 P0.05)。 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对于 PCI 术后再狭窄及炎症的预防起到一定的作用,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替罗非班;冠脉介入治疗;血液流变学 心内科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心率失常等,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目前临床主要应用冠状动脉介入术(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治疗这类疾病。冠脉介入治疗可重建冠状动脉血流,但缺点是术后可能引起炎症、血管再狭窄等并发症[1]。 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动脉血栓是否形成。PCI 治疗后常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他汀类降血脂药物。本研究旨在观察常规治疗基础上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研究其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为2009年12 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 65 例患者,其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39~79岁,平均(63.2±4.8) 岁;冠心病30例,心绞痛 25例,心肌梗死10例。 1.2治疗方法:冠脉介入治疗后,65例患者常规口服阿司匹林 100 mg/d,氯吡格雷(杭州赛诺菲圣德堡民生制药有限公司, 波立维)75mg/d;辛伐他汀(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 舒将之)10mg/ d 。并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10μg /( kg?min)的负荷量, 随后 0.15 μg /( kg?min) 持续静脉点滴至术后24 h,之后行常规治疗。 1.3 观察指标:分别检测65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血液流变学指标,主要包括红细胞比容、血浆粘度、全血黏度高切、 全血黏度低切、 红细胞聚集指数、 纤维蛋白原。 1.4统计学方法: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后,65例患者在血浆黏度、 全血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上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 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s ) 项目治疗前治疗后P红细胞比容(%)48.35±3.0146.31±2.830.05血浆粘度( mpa / s)1.73±0.211.22±0.130.05全血粘度高切( mpa /s)4.95±0.933.90±0.780.05全血粘度低切( mpa /s)12.11±1.468.69±1.120.05红细胞聚集指数3.34±0.852.31±0.760.05纤维蛋白原( g /L)3.92±0.812.45±0.570.053.讨论 冠心病是目前死亡率较高的一种心内科疾病,病因主要是脂质代谢异常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腔变狭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暂时缺血与缺氧[2]。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暂时缺血而引起心前区疼痛。心肌梗死是指HYPERLINK /view/439077.htm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堵塞HYPERLINK /view/179023.htm冠状动脉分支或者形成HYPERLINK /view/465305.htm血栓,导致部分HYPERLINK /view/63078.htm心肌无供血而坏死[3]。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治疗这些心内科疾病,可显著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仍有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或者炎症,严重影响远期疗效。当血黏度增高时,血液流动性变差,炎症物质活化血小板并发生聚集,易引发支架再狭窄,从而加重动脉硬化,引发心脑血管事件[4]。所以,为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术后应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进行治疗。 目前临床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