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大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提纲.doc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大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提纲.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大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提纲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济学的形成 1. 稀缺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相对于欲望的无限性,经济社会的物质资源总是有限的。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欲望的无限性,派生出“稀缺法则”。 2. 稀缺与选择,选择与机会成本 面对“稀缺”,人们必须进行权衡、作出取舍,形成所谓“得失”,“失”之于“得”、“舍”之于“取”即为“代价”,此“代价”的经济学概念即为“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也反映了机会成本的存在性。 3. 机会成本与经济问题 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换言之,对“取舍”、“得失”等的比较和权衡,便是人们所面临的最直观的经济问题。理性的抉择必然是以最小的代价(机会成本)获得最好的收益。因此,经济问题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或者当机会成本既定时如何使选择带来的收益最大。 4. 经济问题与经济学 为解决人们在稀缺条件下如何使对“取舍”、“得失”等的比较和权衡更为有效,人们着力去揭示各种现象、探究其中的各种规律、研讨各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便应运而生。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其所包含的基本思想是,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 为解决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经济学需研究和解答的三大基本??题: 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比如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如何生产,用何种方法、何种组织形式、何种技术、何种人员等才能使经济活动(比如生产)更为有效。   为谁生产,即由谁来享有、享用生产出来的财富,换言之,产量和劳务以何种方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怎样分配,才更为合理。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经济学不仅要解决资源配置及其变动的有效性问题,而且要解决资源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为此,除上述三大基本问题外,经济学还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社会稀缺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使用。   社会资源总量的变动。   货币的稳定性。 (二)经济学的发展 1. 现代经济学的建立 由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的《经济论》对“经济”的最初解释,到亚当?斯密那标志着现代经济完整思想体系的建立的《国富论》,向人类社会宣告了这一伟大学科的孕育和诞生。 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李嘉图、马歇尔、凯恩斯、萨穆尔森等学者对现代经济理论所作的巨大贡献,经济学获得了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对社会经济现实的诠释能力日益丰富,对社会大众经济生活的指导意义日渐突出,在人类社会的思想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 经济学的演进 15~17世纪,重商主义与重农学派可以认为是经济学的萌芽时期;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标志着经济学理论产生; 1890年英国剑桥大学教授A ?马歇尔发表了《经济学原理》,标志着微观经济学的产生; 1936年J. M.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1960~70’s,西方社会经济学理论快速发展形成众多流派。 经济学理论现今处于流派综合阶段。 3. 经济学发展史上的几个关键人物: 亚当?斯密,现代经济学之父,代表作《国富论》(1776年); 大卫?李嘉图,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 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立者,代表作《资本论》(1867年)和《共产党宣言》(1848年);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经济学原理》(1890年);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现代宏观经济学创立者,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 保罗?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经济学》(1948年)。 4. 西方经济学各学派的纷争 1870’s 的边际学派,代表人物:杰文斯(英国学派)、门格尔(奥地利学派)、瓦尔拉斯(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