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充要条件教学设计说课案(定)
PAGE 1
·PAGE 7·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说课案)
(第一课时)
宜宾市第一中学校 陈杰
(邮编644000 邮箱chenjie0011@)
一、教材分析
充要条件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它主要讨论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目的是为数学推理的学习打下基础。新教学大纲把教学目标定位在“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教学时间的前移,可能会因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充分,而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新教材在第一章的小结与复习中,把学生的学习要求规定为“初步掌握充要条件”,是比较切合教学实际的。
从教材编写角度来看,新旧教材最大的差异在于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定义的处理上。新教材的定义显得更简洁精炼,而新教材的例题、练习题和习题量均大幅增加,大约是旧教材的两倍。显然,新教材的编写者在数学概念的处理上贯彻了“淡化形式,注重实质”这一新的教学观。当然,一次性给出定义也增加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也是教学中必须突破的难点。
基于上述理解,我对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作如下考虑:
二、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理解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
初步掌握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方面:让学生感受“在生活中数学地思维”,增加对学习逻辑知识的兴趣和信心,克服畏惧感,激发求知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充要条件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
四、教法与学法
(一)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采用讲练结合法进行教学。教师通过点拨引导的方式,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从具体问题出发引出数学概念,并在实际问题中反复应用和辨析,启发学生理解概念并能在实践中总结判定方法。
由于这是充要条件的概念起始课,文字信息量比较大,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益。
(二)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分析”——“探究”——“总结”的学习环节,从三个方面引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活动:
1、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通过对具体命题的正反辨析,对“充分的”和“必要的”这两个词汇产生感性化的认识。
2、学生通过解题实践,总结判定方法,形成辨别充要条件的初步能力。
3、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充要关系,把学习延伸到课外,体验“在生活中数学地思维”。
五、教学程序
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首先,在导入阶段的教学中,回顾上节研究的命题的一般形式“若p则q”和其真假判断的方法,先向学生介绍真假命题的简记符号。同时以命题“若x0,则x20。”和其逆命题“若x20,则x0。”为例让学生学习符号的使用。
(复习旧知,为新课学习作好准备)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先分析下面的问题:(幻灯显示)
[幻灯显示]例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研究其逆命题的真假(用p与q的相互推出符号表示你的判断)。
p q
(1)若x2, 则x1。
(2)若两三角形面积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若三角形有两角相等,则它是等腰三角形
(4)若a2b2, 则ab。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结合(1)、(2)两个命题,分析引出对“充分的”和“必要的”这两个词汇的感性认识:
首先,在原命题中研究前者对后者的制约程度:
比如(1)中,p能推出q,表明要得到结论q,有了条件p就足够了,也就是说条件p对于结论q是“充分的”。在(2)中,p不能推出q,表明条件p对于结论q是“不充分的”。
其次,在逆命题中研究后者对前者的依赖程度:
比如(2)中,p不能推出q,但p能被q推出,这说明p对于q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系呢?作出分析:“必要的”。关于这一点,可以(2)为例做出如下的分析:
命题(2)中,两三角形面积相等不能说明两三角形必然全等,但是,如果两三角形的面积不相等,则两三角形会全等吗?不会。为什么?因为如果两三角形全等,则两三角形的面积是全等的。这也就是说,两三角形面积相等是两三角形全等这个结论成立所“必须具备”的条件。那么,我们就说,p对于q而言是“必要的”。(板书:必要的)那么在(1)中,p不能被q推出,表明条件p对于结论q是“不必要的”。
在引出充分的、必要的感性化认识后,再让学生类比分析(3)、(4),不难得出:在(3)中,p对于q既是充分的,也是必要的;在(4)中,p对于q既不是充分的,也不是必要的。
(从具体问题引出数学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例1引出对“充分的”和“必要的”的感性认识,使引入概念顺理成章。)
结合上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