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做菜粕你应该知道这些
河北稳升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量化云
期货程序化策略淘宝店铺:资本人家
做菜粕你应该知道这些
油菜是我国传统的油料作物。据考古发现,我国的油菜种植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根据植物学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划分,油菜品种可分为白菜型、甘蓝型、芥菜型以及埃塞俄比亚芥菜型。伴随着种植品种以及栽培技术的进步,我国油菜籽生产也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是50年代至60年代初,我国种植的油菜以白菜型为主,播种面积相对较小,单产水平偏低,年度总产量不足100万吨;二是60年代至70年代末,我国主要种植的油菜类型由白菜型转为甘蓝型,单产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且种植面积不断增大,年度产量也因此快速增加;三是1980年至2000年,我国的油菜籽生产取得飞速发展,高产抗病甘蓝型杂交油菜得到推广,油菜播种面积也连续多年大幅增加,年度产量突破1000万吨;四是2000年以后,虽然油菜品种发展至双低高产,品质进一步提升,但在比较收益模型的驱动下,我国油菜播种面积停滞不前,油菜籽生产飞跃发展的步伐也因此被迫放缓。
根据播种季节不同地域水热条件特点,我国油菜种植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我国油菜籽播种最早起源于青海、内蒙和甘肃一带。元、明以后,冬种油菜技术得到解决,油菜种植逐渐从西北高原地区转向长江流域。目前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仍然是春油菜的主产区,其中以内蒙古海拉尔地区最为集中。春油菜为一年一熟制,实行春种(或夏种)秋收,寒冷的生长环境有利于菜籽中油脂成分的积累,春菜籽含油率普遍高于冬菜籽,可以达到40%—44%。但春菜籽种植范围较为局限,播种面积与产量仅占全国的7%—8%。
目前,我国菜籽生产更多地依靠冬油菜,冬油菜的播种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湖南、浙江等省,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总量的半数以上,其中湖北和湖南的油菜播种面积已经超过100万公顷。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和重庆在我国的菜籽生产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冬油菜冬天播种,次年夏天收获,平均气温下限为10℃,最冷月平均气温下限为-5℃,冬油菜种植区多为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制。冬油菜籽的出油率相对春油菜籽以及进口加拿大菜籽偏低,平均出油率为38%。
菜籽加工与下游产品销售
菜籽加工一般分为压榨法和浸出法,菜籽经过清理(筛选、除尘、去石等)、破碎、软化、扎胚、蒸炒、机械压榨,可以得到菜籽饼和菜籽毛油的大部分。菜籽饼再经过溶剂浸出,可以得到剩余菜籽毛油和湿菜籽粕。湿菜籽粕再经过脱溶、水分调节,可以得到最终成品——菜籽粕。菜籽毛油经过脱胶、脱脂、脱杂和脱水后成为可食用的四级菜籽油。四级菜籽油再经过脱酸、脱臭、脱色等精炼过程,成为精炼油。
菜籽油的消费主要集中在菜籽的传统产区,长江上游地区在川菜的烹制过程中偏爱使用菜籽油。菜粕是重要的蛋白饲料,其粗蛋白含量可以达到35%—40%,但是其中含有芥酸、硫代葡萄糖甙等抗营养因子,在猪料和禽料的添加中存在适口性问题,主要应用在水产饲料中,因此菜粕的销售与水产养殖收益以及季节性特征关系密切。
2011年年底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禁止从印度进口菜籽粕、豆粕等蛋白粕,目前我国已经停止进口印度蛋白粕,进口菜粕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和加拿大。
生产中存在问题和困难
1.油菜品种众多,产量难以大幅提高
目前,我国油菜品种众多,种业市场监督不规范,导致新品种的推广难度增大,产量难以实现大幅提高。同时,油菜种植农户普遍混种混收,油厂加工原料中菜籽质量不一,品质难以控制。
2.种植收益低,播种面积难以扩大
油菜种植和收获过程中机械化程度低,收割、运输、脱粒等需要更多的人工成本,特别是采用育苗后移栽方法更加费工费时。与菜籽争地的品种主要是小麦,小麦在播种和收割作业中机械应用程度高,需要的工时相对少。此外,种植小麦可以享受国家农资综合补助和良种补贴,但是种植菜籽的农户目前只能得到良种补贴。在计算人工成本和补贴之后,菜籽的种植效益微薄,且农村劳动力多数外出务工,种地的收益与打工收入悬殊,从事农业劳作的多是老人与妇女,他们在选择时更偏向收益更高、耗费劳动力更少的小麦。有些地区甚至出现弃种现象,冬闲田面积增加。我国油菜播种面积多年来稳定在700万公顷左右。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今年我国油菜的播种面积为705万公顷,产量预计为1220万吨。
3.油菜生产易受天气影响
油菜在播种期和移种期如遇干旱天气,将严重影响油籽的成活率。之后,冬油菜进入越冬期,又难免遭遇寒冷霜冻天气。春季在油菜抽薹期和开花期如果出现异常高温,将使得开花期提前,结实不良,角粒数减少,且容易脱落。在油菜生长后期以及收割、脱粒、整晒期,持续阴雨天气将影响油菜籽的正常收获,降低最终单产。可见,油菜籽的产量与生长和收获期的天气条件密切相关,单产的波动性相对较高。2008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