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4 第四章 預防與控制医院感染
第四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课程内容;第一节 医院感染;一、医院感染的概念;一、医院感染的概念;一、医院感染的概念;按部位: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二、医院感染的分类;三、医院感染的特点;四、医院感染的原因;五、医院感染形成条件;(一)感染源;(二)传播途径;(三)易感宿主;(三)易感宿主;六、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六、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一、相关概念;一、相关概念;一、相关概念;一、相关概念;二、消毒灭菌方法;(一)物理消毒灭菌法;(二)化学消毒灭菌法;1.热力消毒灭菌法;干热法和湿热法比较;(1)干热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2)湿热消毒灭菌法;(2)湿热消毒灭菌法;压力蒸汽灭菌法注意事项
安全操作,专人负责
灭菌前清洗干燥
包装合适:30cm×30cm×25cm
30cm×30cm×50cm
装载合理:不宜过紧;压力蒸汽灭菌法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压力、温度、灭菌时间
灭菌后处理:被灭菌物品待干后才能取出备用
定期监测:主要有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 生物监测法;煮沸消毒法
特点:简单、方便、经济、实用
适用:耐湿、耐高热物品如金属、搪瓷、 玻璃和橡胶类等
要求:100℃,5~15分钟
提高沸点:
+碳酸氢钠,浓度为1%~2%
提高沸点105℃,
杀菌、去污、防锈;煮沸法注意事项
消毒前:物品洗净,全部浸没水中
消毒中
根据物品性质决定放入时间及消毒时间
水沸计时、加物重计
海拔每增高300m,需延长消毒时间2min
消毒后:无菌取物、取出即用、过时重煮(4h);低温蒸汽消毒法
适用:不耐高热的物品,如内镜、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的消毒
注意: 温度73~80℃, 持续10~15min;(2)湿热灭菌消毒法;概念:又称光照消毒法,主要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使菌体蛋白质发生光解、变性而致细菌死亡
分类
日光曝晒法
适用:床垫、毛毯、衣服、书籍等物品
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臭氧灭菌灯消毒法;消毒使用的是C波紫外线
波长范围为200 ~ 275nm
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为250~270 nm
紫外线灯管杀菌机制
微生物DNA失去转换能力
破坏菌体蛋白中的氨基酸,菌体蛋白光解变性
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
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紫外线灯、紫外线消毒器
常用的紫外线灯管—15W、20W、30W、40W
用途
空气:每10m2用一盏30w灯,≤2m,30~60min
物品表面:30w、25~60cm、20~30min
液体:水内照射法/水外照射法,水层厚度应小于2cm,并根据紫外光源的强度确定水流速度;注意事项
保持清洁:定期擦拭以除去灰尘和污垢
消毒条件:温度20~40℃,湿度40%~60%
消毒时间:从灯亮5~7分钟后开始计时
作好记录:使用时间不超过1000h
加强防护:保护眼和皮肤,照射后应通风
定期监测灭菌效果: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监测法;要求强度90μw/cm2 、 70μw/cm2;机理:臭氧发生器在电场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换成高浓度的臭氧,依靠强大的氧 化作用杀菌
主要用于:空气消毒、医院污水和诊疗用水的消毒、物品表面消毒;注意事项:
大气中允许浓度为0.2mg/m3
空气消毒时,人员必须离开;原理
利用?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进行辐射灭菌。
适用范围
不耐热的物品灭菌如塑料、药品、生物制品等,属于冷灭菌;注意事项
放射线对人体有害,应用机械传送物品
应在有氧环境下进行,因氧促进?射线杀菌
湿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原理:
高频交流电场中,物品中的极性分子高速运动,频繁改变方向和相互摩擦,温度迅速上升,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适用范围
食物及餐具的消毒、医疗药品及耐热非金属材料器械的消毒灭菌
注意
应避免小剂量长期接触或大剂量照射
不能以金属罐等容器盛放消毒物品
水是微波的强吸收介质
被消毒的物品应为小件或不太厚;用机械的方法除掉物品表面、水、空气、人畜体表的有害微生物 ;作用原理
菌体蛋白凝固变性
干扰细胞酶的活性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适用范围
不宜使用高温消毒、耐湿的物品;使用原则
根据物品性能和病原体特性选用合适的消毒剂
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并定期测比重调整浓度,性质不稳定者应现配现用;使用原则
物品应先清洁、干燥,后需全部浸入
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需用无菌蒸馏水或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影响使用效果的因素
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
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消毒物品表面的有机污物
温、湿度
pH
化学拮抗物质
其他:水的硬度、消毒剂的保管、更换等;分类;灭菌消毒方法
浸泡法(immersion):大多数物品
擦拭法(rubbing):物体表面、皮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