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教育要把“根”留住
语文教育要把“根”留住
随着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语文课堂教学犹如久经冬眠的池水,终于焕发出春的勃勃生机,荡漾出春的粼粼波光。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往老师“一言堂”的弊病开始得到了控制,学生“群言堂”的现象逐渐得以推广。通过表演、讨论、多媒体等种种形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教师也逐渐实现了由“主讲”到“主导”的角色转变,科学、合理的师生关系开始逐步建立。
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某些老师对新《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出现了一些偏差,表现在教学上的问题主要有:
一、表面花样翻新,本质鲜有问津
纵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包括某些公开课,优质课的评比,课堂上学生观录象,看演示,做游戏,画图画,甚至师生同台表演,又唱又跳,看起来热闹非凡,兴趣盎然,但是,透过浮华的背后,???们看到的是语文教学本体的失落,语言文字本身的寂寞。这种失落与寂寞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合作学习误区种种
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科学、合理的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树立主人翁精神,确立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这种方式并没有得到合理地利用,而是存在着种种误区:
首先,合作程序不合理。有的老师提出问题马上让学生讨论,殊不知新课标提出的合作是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上的,即合作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文,在对文章已有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这样一种“悱”的基础之上,通过与同学讨论而“启”之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若讨论之前毫无基础,许多学生将无从下手,合作、探究的“意见交流会”将变成个别好生的“记者招待会”,我们竭力在避免的老师“越俎代庖”将转变为好生的“越俎代庖”。这样一来,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还是得不到锻炼,能力还是得不到提高,“一言堂”的现象并未彻底得到改变。
其次,合作时间不合理。合作时间过短、过长都是不合理的表现。时间过短,容易使合作流于形式,成为为合作而合作的作“秀”。时间过长则浪费时间,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时间过长一般较少,时间过短则较为常见。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中,有的老师为了提高教学密度,短短40分钟的课安排了好几个教学点。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赶教案,快马加鞭,常常是学生尚未进入状态便草草收兵,使许多本应成为课堂亮点的环节成为一种蜻蜓点水式的浮点。
再次,合作内容不合理。合作内容不合理包括题目过于简单,任务过于庞杂等。如教学《挂两枝笔的孩子》时,有的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讨论课文中挂两枝笔的孩子指的是谁,这样的讨论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的。与之相反的是合作内容过于庞杂。如有的老师在教学《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时,将全班分成10个学习小组,每小组4——6人,自由读课文,然后汇报交流,说说读懂了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结果汇报交流的时候全班10组同学只有5组有机会进行了汇报,剩下的由于时间等关系而没有机会汇报,大大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指导作用未发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说老师的指导作用就可以减少了。同样,如果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缺少了教师及时、正确的指导,学生的合作、探究还是将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如教学《秦始皇兵马俑》第3段时,老师让同学们选择合作内容:①做军事家研究兵马俑的军阵排列情况;②做播音员练习朗读这段话;③做文学家研究作家的写作方法。学生开始小组学习的时候,教师在教室内巡回,但并未发现做军事家的画不出军阵图而没有进行及时指导,结果在交流汇报的时候军事家的研究结果为0,不能不说是合作、探究的失败。
2、自主学习“泛滥成灾”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中国古代早就有“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的教育理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永恒的话题。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彻底放给了学生,学生喜欢先学哪一段就先学哪一段,喜欢怎样学就怎样学。这一举动看起来是充分地尊重了学生,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际上并不尽然。如某位教师在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既未对课文进行分段,也未对文章的写作思路作一整理,而是在教学生字词语后便让学生自主选择先学哪一段,结果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尚处于一片混饨状态,导致有的说先学第一节,有的说先学第七节,学生选择之多是老师事先没有料到的,课堂顿时陷入了一种混乱的局面,最后老师只好一声令下,“一切从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