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考试复习宝典
本文由ycxbxubin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高考复习宝典: 高考复习宝典:如何预防和消除身体疲劳
2009 年 03 月 20 日 11:22 清华大学附中附小网校
长期的高强度复习容易使考生产生学习疲劳。 学习疲劳是由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引起的身 心反应, 它不是自然现象。 考生要正确认识原因, 有的放矢, 从而有效预防和消除学习疲劳。 一、如何预防学习疲劳 1、学会休息 A、安静性休息 安静性休息是指睡眠和闭目养神。睡眠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而且是不可取代的休息。 人在睡眠时,体内各器官的代谢活动降低,大脑皮层由兴奋转为抑制,耗氧减少,有利于血 液中养料、氧气的自我补偿,以积聚精力。既保护了神经细胞,避免过度疲劳,又促进了神 经细胞功能的恢复。 B、活动性休息与交替式休息 活动性休息又称积极性休息,如散步、打球和轻微的体力劳动等,也可以与他人聊天。 交替式休息是指将各种不同性质的学科交叉在一起来学习,如文、理科穿插复习,这样,大 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不仅不会疲劳,而且还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2、科学安排学习时间 研究表明, 学生在一天或一周内的不同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和疲劳情况是有差异的。 如上 午的二、三节课为效率最高时期,而第四节课为疲劳显著时期;一周中的周二、三、四为最 佳学习日,周一和周五、周六为思想容易涣散、情绪波动的时期。 因此,考生要注意各科学习时间的排列和搭配,做到文理相同、抽象性为主的学科和形 象性为主的学科交替、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交替、内容多的与内容少的学科交替,使神经活 动得到调节,减轻大脑的疲劳程度。 3、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是心理疗法中的一种, 它能够通过心理作用影响人们的情绪与行为, 从而达到 促进健康和消除疲劳的目的。 考生在学习的间隙或学习之后,可以通过听音乐来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但是,所听的 音乐必须是“纯粹音乐”,也就是没有歌词的优雅的音乐。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海 顿的组曲《水上音乐》等。音乐中如有文字的话,文字信息将进入大脑,结果会导致大脑得 不到充分的休息。
另外要注意的是,考生在听音乐时,不能边听音乐边思考其他问题,必须是陶醉在音乐 之中、完全的休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疲劳得到彻底的消除。 二、消除学习疲劳的方法 考生在学习中感到疲劳时, 可以采用休息与运动的方式来缓解大脑疲劳的状态, 另外还 应掌握一些消除学习疲劳的方法。 1、放松肌肉 活动身体上的一些大的关节或肌肉, 动作不需要有一定的格式, 做的速度要均匀、 缓慢, 直到关节放开、肌肉松弛。 2、调节呼吸 避免有意识去调节与支配呼吸行为,在舒适、安逸的情况下忘记呼吸。 3、意识的放松 放松意识,注意力集中,将思想归于某一对象或有意识地注意并放松整个身躯,从而达 到一种清静与舒适的清醒状态。 最后,运用想象力,达到一种忘我境界。这是最复杂的一步,也是调节身心平衡,克服 疲劳的关键一步。 以上为各种调节疲劳的方法,考生可以根据环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调节,以 达到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考过来人独家分享考前一月复习攻略
2009 年 03 月 21 日 14:11 《北京考试报》
张生翼(2008 年新闻专业毕业) 张生翼(2008 年新闻专业毕业) 做往年试卷 考前一个月的复习对能否取得好成绩非常关键, 结合近 5 年试题复习, 会收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考前 30 天至 25 天,快速回顾、熟悉一遍教材。结合考试大纲理出知识脉络图,通过揣 摩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会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如果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死记 硬背片段式的、零碎的考核要点,复习效果只能事倍功半。
考前 25 天至 20 天,“集中兵力消灭主要敌人”。收集近 5 年的单科考题,根据不同知 识点整理出大概的分值系数,这是个提高的过程,一般重要知识点每年都会考到,出现频率 高,分值比例大。 考前半个月,“好钢用到刀刃上”。把近 5 年的几套试题“模拟实战式”地做一遍,一 是为了检验自己对要点的掌握情况, 二是便于在实战中建立答题的良好感觉。 在答题过程中, 对已经熟悉的题型和知识点暂时搁置;对容易丢分的知识点反复练习,坚决拿下,避免知识 死角。对于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则要认真分析对比,或是请教同学,看别人如何区分理解, 避免考场上做出“夹生饭”。 尚慧鑫(新闻专业本科在读) 尚慧鑫(新闻专业本科在读) 用好笔记 我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考前复习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做笔记的过程是将书本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的过程。内容要少而精,且条理清晰,看后 很容易记住,比抱着厚厚的课本复习要轻松许多,不会造成大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