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六动态几何题(含答案).doc

2014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六动态几何题(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六动态几何题(含答案)

专题六 动态几何题 专题解法探究 特点:运动几何问题是指图形中的某个元素(如点、线段、角)及图形的整体等按某种规律运动,而图形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各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这类问题不仅考查学生的双基,而且还考查学生的数学思想,同时还考查学生对于运动中的动与静的认识. 类型:运动几何问题的主要类型有点的运动问题、线的运动问题、图形运动问题等. 热点知识:考查的知识有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圆的有关知识,抛物线等函数的有关知识. 解题策略:解决这类问题时,不管是点动、线动.图形动都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被“动”所迷,应在“动”中求“静”,把问题变成静态问题解决,要注意在运动中探究问题的本质,发现变量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 知识归类探究 1) 点的运动问题 例1 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点P在AB上从A向B运动,连接DP交AC于点Q. (1)试证明:无论点P运动到AB上何处时,都有△ADQ≌△ABQ; (2)当点P在AB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Q的面积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eq \f(1,6); (3)若点P从点A运动到点B,再继续在BC上运动到点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Q恰为等腰三角形? 【解】 (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无论点P运动到AB上何处时,都有AD=AB,∠DAQ=∠BAQ.AQ=AQ, ∴△ADQ≌△ABQ. (2)△ADQ面积恰好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eq \f(1,6)时,过Q作QE⊥AD于有E,QF⊥AB于F,则QE=QF, eq \f(1,2)AD·QE=eq \f(1,6)S正方形ABCD=eq \f(8,3), ∴QE=eq \f(4,3).由△DEQ∽△DAP得eq \f(EQ,AP)=eq \f(DE,DA),解得AP=2. ∴P为AB的中点时,△ADQ的面积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eq \f(1,6). (3)若△ADQ是等腰三角形,则有QD=QA或DA=DQ或AQ=AD. ①当点P运动到点B时,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知QD=QA,此时△ADQ是等腰三角形; ②当点P与点C重合时,点Q与点C也重合,此时DA=DQ,△ADQ是等腰三角形; ③当点P不与B、C重合时,设P在BC边上运动,当CP=x时,有AD=AQ,∵AD∥BC,∴∠ADQ=∠CPQ. 又∵∠AQD=∠CQP,∠ADQ=∠AQD. ∴∠CQP=∠CPQ,CQ=CP=x. 又∵AC=4eq \r(2),AQ=AD=4. ∴x=CQ=AC-AQ=4eq \r(2)-4,即当CP=4eq \r(2)-4时,△ADQ是等腰三角形,此时BP=8-4eq \r(2). ∴当点P在BC上运动,BP=8-4eq \r(2)时,△ADQ是等腰三角形. 【思路点拨】 (1)根据SAS证明全等.(2)根据面积先求出QE的长,再由相似求AP的长,即可.(3)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求得BP(或PC)的长. 2) 线的运动问题 例2 如图①,在△ABC中,点P为BC边中点,直线a绕顶点A旋转,若点B、P在直线a的异侧,BM⊥直线a于点M,CN⊥直线a于点N,连接PM、PN. (1)延长MP交CN于点E(如图②). ①求证:△BPM≌△CPE; ②求证:PM=PN; (2)若直线a绕点A旋转到图③的位置时,点B、P在直线a的同侧,其他条件不变.此时PM=PN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若直线a绕点A旋转到与BC边平行的位置时,其他条件不变.请直接判断四边形MBCN的形状及此时PM=PN还成立吗?不必说明理由. 【解】 (1)∵BM⊥直线a于点M,CN⊥直线a于点N,∴∠BMN=∠CNM=90°.∴BM∥CN. ∴∠MBP=∠ECP. 又∵P为BC边中点,∴BP=CP. 又∵∠BPM=∠CPE,∴△BPM≌△CPE. ②∵△BPM≌△CPE, ∴PM=PE,∴PM=eq \f(1,2)ME. ∴在Rt△MNE中,PN=eq \f(1,2)ME.∴PM=PN. (2)成立. 证明:延长MP与N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如图③ ∵BM⊥直线a于点M,CN⊥直线a于点N, ∴∠BMN=∠CNM=90°. ∴∠BMN+∠CNM=180°. ∴BM∥CN,∴∠MBP=∠ECP. 又∵P为BC中点,∴BP=CP. 又∵∠BPM=∠CPE, ∴△BPM≌△CPE,∴PM=PE,∴PM=eq \f(1,2)ME. 则在Rt△MNE中,PN=eq \f(1,2)ME,∴PM=PN. (3)四边形MBCN是矩形,PM=PN成立. 【思路点拨】 (1)由直角可以得出BM∥NC,再利用平行线性质得出∠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