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
9 自然之道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生字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道理。
2.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一)了解单元主题。
1.自由读一读本单元的导读部分,说说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什么?
2.你知道大自然中哪些有趣的现象?
(二)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头脑中浮现了什么问题?
2.说说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太平洋绿龟的资料。
二、合作交流
1.生字新词闯关。
(1)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认读。
旅游 幼龟 海鸥 海滩 蠢事 侦察 返回 欲出又止 鱼贯而出
争先恐后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悲叹
(2)结合课文内容,任意选择一组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话。
2.自由读课文,在小组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还不明白?
教师帮着梳理重要问题。(如:为什么帮绿龟反而害了它们呢?向导为什么这样做? ……)
三、品读体验
(一)小海龟遇险。
1.快速找出小海龟遇险的句子。
2.出示“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企图把它拉到海滩上去。”
3.哪些词语说明小海龟的危险?(突然、啄、拉)想象此时的情景,你心里着急吗?
4.通过读表达你的心情。
(二)游客紧张对比向导冷淡。
1.几位游客有何反应?找出关键词语。(紧张、焦急、“不能见死不救”)
2.想象几位游客的呼喊,还会说些什么?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3.出示“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和“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向导最初想帮小海龟吗?为什么?最后帮助小海龟也是极不情愿?边读边想象情景。
4.对比朗读,一部分读写游客的句子,一部分读写向导的句子。(读出游客的着急与埋怨,读出向导的若无其事与极不情愿。)
(三)出乎意料。
1.指名读第五、六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可找出几个关键词分别来形容海龟、食肉鸟、我们,如:成百上千、饱餐一顿、气喘吁吁)
3.想想发生惨剧的原因是什么?(回归疑问:原来帮了两只小海龟,却害了一群海龟。)
用文中一句话形容就是: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反复读,体会“我们”的懊恼。
想着那些被食肉鸟吃掉的小海龟,我们是自责、后悔、悲叹,出示“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齐读。
(四)辩论会。
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为什么不制止呢?反而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1.结合各自的意见,临时分成正反两方。
正方:他这样做对,游客们一再坚持要救海龟,向导想借事实来告诉大家道理。反方:他这样做不对,事实的代价是残酷的,救了两只害了一群。
2.两方展开激烈讨论。师适时调控。
四、巩固延伸
1.我们学过的故事中也有的能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想一想有哪些?
《揠苗助长》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我要的是葫芦》……
2.许多的事例告诉我们: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这是自然的法则。
希望同学们做一个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搜集更多有关自然之道的知识。
3.走出文本,开展实践活动。
读一读课后“综合性学习”提示,明确活动目的及要求,分小组讨论,确定活动内容及活动安排。
板书设计:
遵循 保护
人 自然之道
违背 伤害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2.增强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一)导入新课。
1.激情导入: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意义就在这里。可是如今我们的母亲河的处境令人担忧。同学们看——出示本课“资料袋”中的内容。
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说说听了这段文字,你最想问的是什么?
3.师:是啊,为什么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呢?相信我们学习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之后,就一定会明白,而且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呼吁。(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江南快速 西威+TOMCB+LCB2原理图.pdf
-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
- 津津有味·读经典Level1《格林童话选》译文和答案.docx
- 金融企业会计第三版孟艳琼习题答案.doc
- 各层级护士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pdf
- 津津有味·读经典Level1《柳林风声》译文和答案.pdf
- 【西门子】SINUMERIK 840D sl 操作组件 - TCU 30.3.pdf
- 第17课《昆明的雨》说课课件.pptx VIP
- 倾斜摄影测量实景三维建模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