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练1doc
PAGE \* MERGEFORMAT11
高2013级地理综合题周练一
27.图14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此时,A城镇风向是 。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 ,原因是 。(4分)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 ,原因是 。(3分)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是 ,原因是 。(4分)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 ,建议 。(2分)
②在E、F两地中, 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2分)
29.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区域 ;B区域 。(6分)
(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2分)
①资金 ②劳动力 ③技术、管理 ④原料、燃料 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3分)
32.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1)~(5)题。(共15分)资料一:见图15 资料二:见图16。 资料三:见图17。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 、 、 等。(3分)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2分)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多选题,填选项字母)。(3分)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3分)
(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4分)
34.北海 、钦州、防城港是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港口城市。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共14分)
资料一:见图20。 资料二:见表1。 资料三:见图21。 资料四:见图22。
(1)与铁路和公路运输相比,海运的优势是____________。(2分)
(2)关于三城市2000-2004年的三次产业产值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单选题,填选项字母)。(2分)
A.北海市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 B.防城港市第二产业产值逐年上升
C.钦州市第三产业产值逐年上升 D.第三产业产值上升最快的是北海市
(3)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与三城市的城市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多选题,填选项字母)。(3分)w.w.w.k.s.5.u.c.o.m
A.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北海 B.2005年广西GDP小于重庆
C.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防城港 D.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钦州
E.2005年西南五省(市、区)GDP之和小于广东
(4)分析北海、钦州和防城港三港口发展中遇到的共同问题。(3分)
(5)提出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群的发展对策。(4分)
高2013级地理综合题周练一参考答案
27、答案:(1)西南风 A A地位于冷锋锋前
(2)D 坡陡;水充足。
(3)A 河流交汇,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捷。
(4)林业 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 E 遥感
29、答案:(1)A区域: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产业结构成熟。
B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
(2)①③⑤ ②④
(3)促进资源能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
32、答案:(1)水资源 水力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森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