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设计
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黄埔教研室 李国民;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4. 课堂教学设计新观念
(1)文本化的教学设计既是“教案”,也是“学案”。
(2)教学设计由静态走向动态。
(3)教学设计就是教学研究。
(4)教学设计是教师的创造。;5.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1)主动性原则
(2)情景性原则
(3)协作性原则
(4)体验性原则;6.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三.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1.原则
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案例)
贯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要具有针对性
教学目标要具有全面性
教学目标要具有层次性
2.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三维目标设计案例
(案例2);四. 教学内容的设计
1. 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区别
课程内容:为实现课程目标,根据一定的原则所选择的学科知识。
教材内容:依据一定的原则,将课程内容组织在教材中的学科知识。
教学内容:即课程资源,指的是为实现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和教材,并结合各种实际传 授给学生的各种知识(信息)。
“狭义教学”与“广义教学”
2. 优化教学内容的基本方法
主题化、集约化(抓重点,大胆取舍)、结构化、层次化、理性化、方法化
3. 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依据
新课程的内容标准,但教学应尽力避免“非历史化”。 (案例)
;4、做好初高中教材的衔接,参照初中课标和教科书补充教学内容
补充原来没有学过或学过但可能忘记了的背景知识(如“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但尽可能简捷,时间尽可能控制一定的范围内,不要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补充初中课标与教科书中没有的内容,为高中教学内容作铺垫。
5.“注意必修课三个模块之间的相互参照、统筹兼顾,从不同的视角、全面、客观地有联系地发展地讲述一个个看似孤立和静态的专题。”
;5. 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化
(1)问题的重要性:学生学习的起点、动力和贯穿学习全过程的主线,也是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历史课程要使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科书重视对问题的设计(导语、学思之窗、本课测评)。
(2)用好教材的原有问题(不能迷信教材与教参,注意答案的开放性)
(3)教师创设问题(挑战性、开放性、思考性、层次性)
(4)问题的处理(问题的分解—化难为易)
(5)学生提出的问题;五.学习活动的设计
1.关于学习方式的新观点
学习方式多样化;发现式学习并不排斥接受学习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下主要的学习方式
“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口、解放学生的脑”
教法转变为学法,“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2. 合作学习
(1)含义:以小组活动为主体,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动活动;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它以小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过程;有自主学习,也有探究学习。
(2)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思想。”;;;六. 课堂教学非正式评价的设计(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
1. 含义: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生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取和学习结果等方面进行的随机评价。它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属于形成性评价。
2. 重要性
是新课程评价理念的要求
体现了“以学论教”的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
具体作用: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信心;保护学生自尊心;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调节课堂气氛、及时反馈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非正式评价设计的思路
教学过程中应精神饱满,和蔼可亲,笑容可掬。
多激励、鼓励,少批评、指责(忌漫骂、不耐烦、指责、讽刺挖苦、不予理睬、主观武断)(案例)
评价的语言要丰富、精炼,少重复
要向学生传递高度期望感和信任感
口头评价和“缄默语言”评价相结合(体态语、动作语言、微笑、眼神等)
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自身的对比为评价的基准(因人而评)
评价是对学生行为和教师感受的随机描述,而不是对学生个性、品质的评定(案例)
评价不能过多、过滥、过露,在必要的时候,也要指出不足
使用延迟性评价
;七. 教学设计文字稿的一般格式;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让我们与学生一起成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