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知到理智:现代直观性教学原则意义扩展.docVIP

从感知到理智:现代直观性教学原则意义扩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感知到理智:现代直观性教学原则意义扩展

/ 从感知到理智:现代直观性教学原则的意义扩展 自夸美纽斯提出直观性教学原则以来,传统直观性教学原则作为教学中的“金科玉律”一直沿袭至今。当我们重温夸美纽斯对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论证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它是建立在“感知直观”基础上的。随着现代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理智直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是一种有别于“感知直观”的直观形式,对于“理智直观”的研究,敞开了人们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追求。从“感知直观”到“理智直观”,我们明确的教育学意义就是:超越和扩展传统的直观性教学原则的意义,确立培养学生“理智直观”能力的现代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价值。 一、感知直观:传统直观性教学原则的意义及理论基础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我们由此可以为教师找出一条金科玉律。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放在感官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在视官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该放到听官跟前;气味应当放到嗅官跟前,尝到和触得着的东西应放到味官和触官跟前。假如有一件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种感官去接触。”[1]141 夸美纽斯的论述中所说的直观都与感觉和知觉有关,可以称之为“感知直观”。夸美纽斯所处的时代,思维科学还不发达,人们普遍认为直观只能与感知觉相连,只存在感知的直观。也就是说,感觉和知觉是直观的唯一基础和源泉。 这一时期,伽利略提出实验论证方法,但只限于自然科学的论证,而且,他的论证方法还没有得到普遍的价值认同。人们还是凭着经验的推断来论证一些原理,夸美纽斯也是如此。在论证直观性教学原则时,夸美纽斯提出了三个“有力的理由”:“第一,知识的开端永远来自于感官。第二,科学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依靠感官的证明多于其他一切。第三,感官既是记忆的最可信托的仆役,所以,假如这种感官知觉的方法被普遍采用,它就可以使知识一经获得之后,永远得以记忆。”[1]141-142 尽管夸美纽斯的论证并不是很完备,但依然有着积极和进步的意义。出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夸美纽斯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他反对知识来源于上帝和神授的观点,而赞同培根的论断,即“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存在心里面的事情是没有不先存在感觉里面的,所以心智所用的一切思想的材料全是从感觉得来的”。中世纪时期,所用的教学方法基于知识是神授的,故而主张死记硬背。夸美纽斯反对旧时学校只让学生死读书本,不让学生接触事实的教学方法,他说那是“充满着空虚的鹦鹉似的空话”,“没有把客观的世界指示给学生”。[1]249夸美纽斯给中世纪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经院式教学以有力批判,使书本知识与其反映的事物联系起来。 后来,乌申斯基对直观性教学原则也作了进一步的论证,他说:“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2]255他还指出:“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2]256裴斯泰洛齐也继承了夸美纽斯的观点,认为“直观是一切认识的绝对基础”[3]。 关于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论述,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由他主编的《教育学》于20世纪50年代传入我国,该书把直观性教学原则放在五大教学原则之首。他认为“在学生认知实际存在的事物和过程的时候,直观就是知识的源泉。”[4] 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直观性教学原则的确被奉为教学中的金科玉律,教师们遵循这条原则进行着教学。我国教育学教科书对这一教学原则的意义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阐述:“直观性教学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它给学生以感性的、形象而具体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减少学生学习抽象概念的困难;它可以展示事物内部的结构、相互关系和动态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观察与分析事物的方法和能力。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媒体的采用,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运用将更为广泛和重要。”[5]217 传统直观性教学原则的意义基本上从以下三点展开:首先,直观作为感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一阶段,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从感知觉开始,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形成概念与概念体系。其次,直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因为直观是关于感知的,其直接与生动的形象能够使抽象概念易于理解,直观性教学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的词、概念和事物及其形象之间的矛盾关系而提出的。换句话说,就是要克服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现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等的矛盾”[6]。再次,直观和直观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直观性教学让教学过程活跃起来,它通过形象性的展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关注所要学习的知识。 需要指出的是,这条教学原则作为经典性的教学原则是非常稳定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