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术鉴赏---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扬州博物馆有一间国宝馆,在3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内陈列了一件镇馆之宝——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在中国的博物馆界绝无仅有。国宝馆整个色调为低暗的灰蓝色,更显空旷、安静。一束金色的光晕集中在展厅中,观众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视线一定会投射在展厅中央的宝贝上面。
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说是10个亿不卖。扬州这只著名的梅瓶,法国人出过40亿不卖。传世的三只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另两件分别收藏在北京颐和园和巴黎吉美博物馆,扬州双博馆这件高43.5厘米,口径5.5cm,最大腹径25.3cm,底径14cm,是存世的三件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中器型最大、造型最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北京和巴黎的霁蓝釉白龙纹梅瓶都有瑕疵,只有扬州的这一件保存最完好,也是最大的。这3件梅瓶都是清宫旧藏之物,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彰显出一种独一无二的皇家气派,瓷器成品后,被直接运到北京,收藏于皇宫当中,而那些稍有瑕疵的瓷瓶,督窑官都会当场砸碎,所以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产自御窑场,收藏于幽静的深宫之中,世人难见其形。
这只瓶的来历有些传奇:它原属于江都的一户普通人家,传承了不知多少代,直到1976年,这户人家的儿子害怕地震和经济的原因,瞒着母亲将家传的此瓶以十八元人民币的价钱卖给了扬州市的文物商店。当时是一位姓兰的店员接待的,本来持宝人打算要卖三十块钱的,终以十八元成交……最后被扬州博物馆以三千元买入馆藏。周长源,原工作于扬州博物馆,是瓷器方面的专家。正是他找到到了梅瓶当年的主人。周先生专门写文章介绍了梅瓶的真正出处刊登在收藏家杂志上。当时文物商店对元代瓷器缺乏研究,误定为清代,长期置于店內并未给予重视。又过了一段时间,上海市外贸公司的一位沈胜利先生来扬,见到梅瓶后对梅瓶的年代提出了异议。由此受冷遇的蓝釉白龙纹梅瓶开始受到扬州文物商店和中国古陶瓷学术界的关注。后经故宫博物院的先铭先生。南博的王志敏先生两位古陶瓷专家共同鉴定一致认定为江西景德镇窑元代蓝釉瓷器精品。终成国之瑰宝,扬城之骄傲。
元代陶瓷史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创烧出了无与伦比的青花,釉里红,宝石蓝釉……由于国内元代青花、釉里红、祭蓝釉瓷器凤毛麟角,馆藏稀缺,民间难寻,人们一度忽视了元代瓷器的重要价值。而这件偶然发现于民间的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恰好正是元代蓝釉白花瓷器的典型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如今这只珍贵的宝瓶,已成为扬州的一张名片,虽然还有不同的质疑声,但其价值被世人所公认,毋庸置疑。
这件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口小颈短,口沿平坦,肩丰渐滑,肩以下逐步收敛,至近底处微微外撇。瓶口和瓶身均不太圆,修胎不太讲究,有点随意性。器底浅,内凹为砂底,足底边角修刮随意。梅瓶腹部刻划出一条白龙追赶着一颗火焰宝珠的景象,其纹饰为俗称的赶珠龙纹。白龙环绕瓶身一周,呈横波浪形;龙首上仰,似鹿角形,双角微微后翘;龙眼突起,炯炯有神。以蓝釉点缀的眼珠,在青白釉的衬托下,犹显突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龙张口吐舌,露出利齿;上、下颚唇边卷翘;颈部细长,有一束长鬣作飘拂状;背部脊纹动感鲜明;四肢粗壮且长,前肢一前一后屈伸,后肢一后一前伸屈,呈跨大步行进状;肘毛纤长而稀疏,亦作飘拂状;伸出的四肢,每肢三爪,指尖十分锋利;其尾似蛇之秃尾。
从整体上看,此梅瓶主体纹饰与辅助纹饰相映成趣,更显和谐统一。主纹是白龙和一颗火焰宝珠,辅助纹是四朵火焰形云。而火焰宝珠纹的时代特点是:唐代的火焰短,元代的火焰长,而宋代的火焰介于唐、元之间,不长不短。此梅瓶的火焰曲长呈波浪状,火焰的根部连有一颗小型宝珠,像浮动的珊瑚枝。满刻鳞片的龙身弯曲起伏,其动态与毛发的飘拂一致,神形兼备地展现了一条巨龙凌空腾飞,遨游于天际之间的十足动感。白龙那娇健的身躯,飘拂的长发,坚硬的利齿,锋利的尖爪,尽显龙的威武、雄壮、生猛。再在巨龙周边的空间中衬以四朵飘动的火焰形云纹,则更加衬托出巨龙以其咤风云之势,腾飞于万里长空之中的大气磅礴之势。
此梅瓶于口沿内施蓝釉,器物内无釉。器物外壁通体施钴蓝釉,细看梅瓶上、下蓝釉略有不同,器身上部釉薄色淡泛紫,器身下部釉厚色浓泛深蓝色。整体釉质肥厚、莹润。胎釉交接处微露火石红。云龙纹则施以淡淡的青白釉。蓝釉深沉古朴,青白釉清新纯洁。两种色釉的差异十分鲜明,白釉龙纹在蓝釉的衬托下亦显得更加夺目,两色相映,对比强烈。国内、外保存的元蓝釉白龙纹梅瓶仅见三件。其中一件收藏于法国集美博物馆,另一件收藏于北京颐和园管理处,而扬州博物馆的这件梅瓶比前两件梅瓶高出约十厘米。这是器型最大、造型秀挺、釉色净润、纹饰精美且又生动活泼、气势磅礴的我国稀少文物。中外古陶瓷研究者、专家、学者凡来扬无不以一睹为快,观赏者无不叹为观止。
梅瓶是汉族传统名瓷。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