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老生常谈之创新.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生常谈之创新

老生常谈之创新 1、文本的可读性。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最基本的素质,但是很多人包括一些老板们这方面素质很差。科学创新必须诉诸文字方能被接受及认可,科学表述首先应该准确无误,较高层次来讲要言简意赅,最好是辞约意丰。一个本来极具特色的创意,如果撰写者用辞不达意、逻辑含混的文本来承载,这个创意很可能被抹杀。 2、视域的广度。当今讲究学科交叉,知识储备范围越宽广,发现科学问题的机会越多,找到科学增长点的可能性也越大。“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科研也是如此,应该关注本领域以外的相关乃至不相关学科,尤其应注意其他学科的新近展。所谓的关注不是要求大家去钻研其他学科,那样到头来可能西瓜、芝麻都捡不到,关注是指要留意,在经意不经意中留意其他领域的进展。成功不一定都来自刻意,但很多时候却来自留意。 3、理解的深度。读书要读出窍门,所谓窍门是指要明白文本的关键之处,或者说要读懂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有句话形容读书的状态叫做“神交古人”,达到这种境界,自然是获得了窍门。文史哲如此,科技亦如此。“神交”的前提是阅读者的视域必须与作者的视域实现融合,视域融合类似于弗洛伊德提出的“移情”过程,通俗地讲,阅读者应当置身于作者所处的境地。实现了视域融合,体会作者意图自然不在话下。进一步来讲,作者思想体系中的闪光点及其隐蔽的瑕疵了然于心。 4、超然的心态。前已述及,刻意而为并非上上之举,吾乡有俗语云“犬大自吠”,讲的是如果养一条狗,在它小的时候不必为它不能守家护院而烦恼,等狗长大了自然懂得它的职责。做学问如同养狗,急不得,好像西人所说的由量变而质变。 5、经典中的盲点。再完美的东西都有缺憾,经典也是如此。不是说一定要找到经典中的谬误,这对于我们而言可能性极小;而是说经典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经典的缺口出发去探索未知。经典不一定复杂、不一定高深,也可以是平平常常的问题。然而,平常的经典常常成为视觉的盲点,可能是畏惧,也可能是不屑。千军万马、千辛万苦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一无所获、一屁股坐回老家,一不小心低头发现金子就在脚下,此之谓灯火阑珊处。 6、创新中的美学。创新之美在“新”,不要指望一个创新方案能解决一揽子问题,创新是个薪火相传的行当。创新之美在“简”,科学的最高境界应当是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而不是用复杂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不过当下国人多以掌握或者应用复杂的方法为荣,似乎对科学问题的本质并不十分看重,回头看看每年数以万计动辄RNAi、蛋白质组学为支撑的申报课题就知道该问题有多严重。定庵先生诗云:“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不知道这是否适合于科学中的创新审美标准。 7、 创新的追求。夫子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对于科研领域而言,科学是形而上的,技术则是形而下。科学是第一位,当然,科学是需要通过技术来彰显的,但是不能够舍本逐末。科学家与高级工匠的区别实质上是器与具的具体阐释。 8、 创新的切入与终结。西人语:科学发展史实质上是一部问题史。进一步来讲,科学始于问题而终于问题。提出问题而后解决问题,但决不能指望你的方案永远正确。所以当你提出问题并解决以后,首要的工作不是去竭力维护你的结论,相反,首要的工作是寻找你工作中的问题。如果你能够继续发现问题,说明你已经找到了创新的且入点。科学工作者最优秀的品质应当是不断的发问,向他人发问,向自我发问。向他人发问包括两个阶段:第一,直接发问,这点不需赘述,多数人都具备的基本素质;第二,通过视域融合借助文本进行发问,如果你对知识的理解达到该阶段,在学问上有所突破应当不难。当然,时下有人整日不学无术、滥竽充数也能拿到课题、发表论文,甚至充当评委、贻误后学,其人也被称之为有“创新”能力,此类人物不在本文之列。第三阶段便是自我发问,自我发问在一定意义上是个人品质的升华,所谓发问不是对外在世界的迷茫和困惑,而是对自我认识体系的信度的推敲和效度的检测。举例来讲,有人发现现有的理论不能解释或者解决某一现象,首先,可能想到的是:现有的理论真的不能解释吗?怎么办?向他人发问,反复发问发现现有的理论真的不能解释。下一步怎么办?找问题,为什么不能解释?继续发问,向他人发问,可能有结果,也可能没有结果。如果别人告诉你问题所在,如何解决?提出一个解决方案,方案对吗?继续发问,问到最后要问自己,我做的对吗?反复发问。三个阶段有机联系,但是无论如何,自我发问是最后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不一定非要对号入座,深究自己究竟到了那个阶段,品质的培养是逐渐积累的过程,由自发而自觉。“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9、 创新之动机。兴趣是创新的动机或者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估计这句话已经将国人的耳朵磨出老茧。这句话是一句梦话或者是痴言,对于多数人来讲只能再一次刺激那颗本已受伤的心。很多人从事的行当与其本来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