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pptVIP

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第四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下)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的主要特点:; 第一课  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 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实物或文献资料分析礼乐文明在当时的作用及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2、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体会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等重要思想家的主张及其深远影响。 3、通过了解春秋争霸、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秦的统一等重要事件,分析它们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变革与争霸 ;宗法制度 ;生产力发展 ;百家争鸣 ;文化 ;(四)教材特色 与旧教材的差异;二、 教学建议 ;(二)教材处理与学习方法 本课采取文明史的叙述与案例相结合的编排方法,内容往往基于文明史的角度而展开,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灵活的教学活动,也可结合校本教材和地方史内容。比如“吴越争霸”,对杭嘉湖地区学生来说,可结合更多的现实生活体验。 为了更好的体现新课程的综合探究、开放创新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问题和案例,努力吸引学生全体、全程主动参与学习,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辩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方法。 ;(三) 教学活动设计;⑶齐桓公和管仲的故事、商鞅“立木建信”的故事、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等都可作为重要的情境题材。; 2、巧用、活用地图,用直观形象历史图片,在对历史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促进理性认识。 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地图、图片蕴涵的各种信息,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分析现象,归纳结论。比如图4-1青铜器、图4-3战国编钟、图4-7、4-8、4-9兵器装备,就可以有很多的历史信息:材质、原理、规格、制作和使用方法(曲目) 、什么场合谁来使用,文物发掘等等。课前可分组让学生找资料作准备,思考中国古代文明有什么特别之处?有什么感想? 指导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如图4-4、4-6、4-19,了解古今地名对比、培养识图能力。; 3、利用乡土教材、考古进展,选择典型案例,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和延伸。 ⑴长江中下游的吴越争霸,浙江杭州、绍兴的古迹;; 4、采用课堂辩论的形式,培养历史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学会历史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  教师有选择地引导学生组织课堂辩论:   ⑴周王分封的利与弊   ⑵礼乐制度留给后世的积极作用、消极作用   ⑶孔子教育思想的利与弊   ⑷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对与错 ; 第二课 汉 唐 盛 世 ; 一、教材分析;5-4 通过叙述有关史实,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 6-1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与政权更替概况,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6-2 利用多种资料,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6-3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举例说明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二)教学目标 1、理解汉朝新的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原因。 2、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与高度繁荣是在各民族不断交往、融合中实现的。 3、以唐太宗统治为例,分析唐初盛世局面出现的基础。 4、通过唐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多方面感受盛唐气象。; 5、学习、欣赏汉唐时期的文化艺术方面的辉煌成就,感受汉唐盛世的风采。 6、通过学习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等知识,体会丝绸之路对东西文化交流及大运河对南北经济交流的重大作用。进一步理解历史事物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明确历史与社会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 7、尝试运用多种资源,理解、分析汉唐盛世出现的背景,并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现象。;(三)教材内容、结构;削弱诸侯国势力 ;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帝国新政 ;商业 ;书法 ;大运河 ;(四)教材特色 与旧教材的差异;③旧教材中又繁又难、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被纷纷省略。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王莽篡汉、绿林赤眉起义、东汉外戚宦官专权、曹操统一北方(官渡之战)、诸葛亮治蜀、吴国开发江南、卫温去台湾、两晋统治、八王之乱、十六国战乱、淝水之战等都没有介绍,五族内迁也只是一笔带过,不涉详情。 隋朝没有提及文帝和炀帝的文治武功(大运河是例外),唐朝则省去了玄武门之变、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朝疆域、唐与边疆各族政权关系(文成公主入藏)、唐后期的统治等。;二、 教学建议 ;(二)教材处理与学习方法 本课以“盛世”为主题,以大量的资料呈现了汉唐时期中华文明的繁盛局面。教学中要结合这一特色合理选择、使用这些资料,也可适当引入教材之外与这一主题相关的材料。 同时要体现新课程的综合探究、开放创新的特点,利用教材中的案例,结合杭州的历史和人文资源,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辩论、课堂情景剧、社会调查等方法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