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灌口风景湖汇
灌口风景湖
风景湖原先是条渠道蜿蜒的河流,水浅浅的,两岸杂草丛生。河的一边是黄庄村,另一边则是灌口镇。从灌口通往黄庄有一条老街,窄窄的,路上行人络绎不绝。街边的商店,虽然有些老态龙钟,不过生意还不错。其中有几家特色的百年卤味店,味道不错,很受当地人喜爱,连我这个外地人也经常光顾。走在街上,老远就能看到文化馆。一栋三层楼的建筑,估计是80年代建的,有些旧,但是边上的平房们和一方水塘却使得它鹤立鸡群。塘里的水,不流动,又有成群的鸭子在水上追逐,更加让人以为它是鱼塘了。然而,这却不是鱼塘,而是一条河。因为前方河道非常弯曲,加上旁边杂草茂盛,已看不见河道的影子了。而路边的一方矮墙挡住了河下游的视线。走在平平的水泥路上,真的难以相信路下方竟然藏着个河坝,感觉蛮有趣的。
去年的下半年,这条河流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总能见到工人们在灌口实验小学前方整理河道。依稀之中,可以看出河宽了好多好多。记得有一次,无意间路过小学大门口。当我正眼看到学校前方又高又陡的水坝时,忍不住纳闷:这里的河水又少,有必要修这样的水坝吗?还有,万一学生在这里玩耍摔下去怎么办?哎,不管他了,这又不关我的事,懒得去想为什么了。
今年四月,灌口文化馆开始翻新。先是老街通往黄庄的桥路被封掉,然后是图书馆闭馆。我从岛内图书馆借的书再也不能在这里还了,从此每次借书时我必须把所借的书统统拿到厦图还了再借。我感觉还书麻烦,期待着图书馆能早日开馆,所以留意起了文化馆的翻新进度。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六月份的文化馆却给我带来了三次惊喜。
第一回惊喜是在六月上旬。我送完小孩上幼儿园后,特意绕道往图书馆方向骑车。快到时,被前方一墙给堵了,没法子过河。于是把车停在路边,人来到河旁,一幢花园式新楼很快扑入眼帘。这是原来的文化馆吗?新式嘉庚建筑洋房,亮白的西式楼顶下方压着典雅的中国红墙砖,身上夹着许多大片面积的深色玻璃,让人感受到文化馆的明亮与温柔。整个建筑前宽后窄,后方有一大片花园相伴,使得新馆的优雅阔气中又流露出几分内敛与含蓄。我是睁大眼睛,看了又看,还是找不着老馆的踪迹,总觉得自己找错了地方。环顾四周,我才发现原来那堵墙后方是一座崭新的石拱桥。弯弯的桥洞下,一大片绿萍,与风清唱。一只白鹭忽然惊起,掠水而过。我的视线随着白鹭飞翔的方向飘到河的上游,隐隐约约可见双桥明珠与另一桥的倒影相互重叠,随风摇曳,对岸的工人正在忙碌着草皮的修整。
十多天后,我还在念着文化馆,有些憧憬着馆内的翻新。于是,趁一天的下午有空,我专门走远路去文化馆,顺便问问图书馆什么时候可以开馆?一到文化馆,我眼呆了。偌大的一个广场和湖泊一下子涌现在我眼前,让我不敢置信。广场是什么时候建的,那些平房全没了。而原先高高的河坝已被湖水淹没了,湖畔上的水榭楼台相互争艳,倒影在湖中分外妖娆。边上各色高树参差不齐,错落有致,既为湖光添色,也为行人带来绿荫。看着宽阔的广场与静静的湖泊,我不由得想知道风景湖上游又会有怎样?于是,站在文化馆右边的黄庄桥上,极目远眺。可是,视线却被前方的一长桥给拦住,难免有些泄气。不过,当我看到远方青山在夕阳中格外的清秀俊朗时,心中的遗憾一下子烟消云散,继续欣赏起风景湖的美景。
过了两天,我好奇地来到风景湖最前方的工地玩。发现这里风景改造基本完成,就剩下新河附近的一条大道的建设。这条道路将会横穿灌口大道,与正在建设中的灌口政府大楼毗邻。也许,这路还会直接通往前山村,和今后要建设的漳厦国道相交接。前山村一带目前尚未开发,还保持原有闽南农家风情,水流清澈,缓缓而来,汇入宽宽的河道。我沿着水流方向走,老远看到一棵老榕树,于是就顺着榕树方向的台阶走去。发现新河旁边保留着一段完好无损的老河道。河水是从一个新河坝引来,经一小塘汇入老河。河上有座老石桥。一个船型的石头桥墩,稳稳地停在河中央。那棵榕树竟然长在桥墩后方的土里,虽然时刻与水搏斗着,它却依然枝繁叶茂,树须多多,还有些胡须伸到河的两岸落地生根,长成了大树,使得老榕单木成林,不再孤单,一起默默地守护着老石桥,给过往行人带来无数次的凉爽。石桥是靠着两岸石头和中间桥墩支撑,厚重而结实。我走在石桥板上,看见桥墩船头上有头石龟趴着,也不知道石龟在这里呆了多少年?我想桥至今还在,也许正是因为前有石龟、后有榕树的双重镇守,它才稳固如初。透过榕树的缝隙,能清楚地看见河下方不远处有个小段瀑布,河水经瀑布流入一方塘中。而???两侧都是些步移景换的长廊,似桥非桥的长廊都通向一个小山头,山上有个石亭,小巧动人。冲着石亭的秀色,我登上了小山,才知道这是个人造小岛,四周绿水环绕,边上还有两座桥分别通往小岛身后的乐活小镇与双桥明珠两个生活小区。我站在石亭里,耳听风中蝉鸣鸟叫,眼观树与花草相吟,非常舒服。令我陶醉的是:无意间看到水塘上有两只白鹭一起一落的,像是戏水,又像寻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