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第三章 扩散;本章主要内容;关于掺杂;关于扩散;扩散掺杂示意;3.1 扩散机理;3.1.2 替位式扩散
①定义--杂质原子从一个晶格点替位位置运动到另一个替位
位置。
前提--邻近格点有空位
②势垒--与间隙式相反,势能极小在晶格位置,间隙处是势
能极大位置,必须越过一个势垒Ws。
跃迁几率: Pv= ν0 exp[-(Wv+Ws)/kT]
Wv-形成空位所需的能量
③杂质—半径与Si相近的原子,如B、P、As、Sb等。;3.2 扩散系数与扩散方程;3.2.2 扩散系数
D=D0 exp(-ΔE/kT)
D0—表观扩散系数,既1/kT→ 0时的扩散系数
ΔE—激活能;间隙扩散: ΔE = Wi,
替位扩散: ΔE = Ws+ Wv
D是描述粒子扩散快慢的物理量,是微观扩散的宏观描述。;D0、ΔE、T决定D
D=D0 exp(-ΔE/kT)
①D与ΔE成反比
替位扩散: ΔE = Ws+ Wv ,能量高,慢扩散;
间隙扩散: ΔE = Wi,能量低,快扩散。
② D与T成正比
a.高温扩散: T=800-1000℃ ;
例如,室温下Si中替位杂质要等1045 年才能跃迁一步。
b.精确控温:若ΔT=± 1 ℃,则ΔD=5%--10%。 ;硅中杂质的平均扩散系数;3.2.3 菲克第二定律—扩散方程
对Si平面工艺,扩散流近似沿垂直Si表面方向(x方向),则
质量守恒:单位时间内,在相距dx的两个平面(单位面积)之间,杂质数的变化量等于通过两个平面的流量差,即
故 --扩散方程;3.3 扩散杂质的浓度分布;3.3.1 恒定表面源扩散 ;3.3.1 恒定表面源扩散;3.3.1 恒定表面源扩散;3.3.2 有限表面源扩散/恒定杂质总量 扩散(constant-total-dopant);3.3.2 有限表面源扩散/恒定杂质总量 扩散(constant-total-dopant);;3.3.3 两步扩散工艺;两步法的浓度分布:
①预淀积--恒定源扩散,温度低,时间短,扩散浅。
目的:准确控制表面杂质总量Q。
――余误差分布;
;②再分布(主扩散)—高温、深结
目的:达到所需的Ns和Xj
a. 若D1t1 D2t2),再分布起决定作用,则
或 ―高斯分布
表面浓度
b.若 D2t2 D1t1 ,???扩散起决定作用,基本按余误差分布;§1 扩散;3.3.4 扩散掺杂过程;1)硅片清洗;7)掺杂氧化物淀积 --预淀积;实验结果:P、B、As等在氧化气氛中扩散增强。
;氧化增强机理——替位-间隙交替的双扩散:
Si-SiO2界面产生的大量间隙Si与替位B、P等相互作用
,使替位B、P变为间隙B、P;
B、P在近邻晶格有空位时以替位方式扩散,无空位时以间隙方式扩散;B、P的间隙扩散作用更强;
因此,其扩散速度比单纯替位方式快。
Sb的氧化扩散是减弱的:Sb是替位扩散为主,间隙Si
与空位复合,减小了空位浓度
As氧化增强低于B、P:替位-间隙两种扩散作用相当。;实验现象:NPN 管的工艺中,发射区下方的内基区B的扩散深度大于发射区外的基区扩散深度。
推进(陷落)机理:
① P+ + V-2 → P+V-2
P+V-2 → P+ + V- + e
大量过饱和V-扩散较远,深入基区,增强了B的扩散速度;
② P+V-2的分解导致大量的间隙Si,也增强了B扩散。;实际扩散:杂质在垂直Si表面扩散的同时,也进行平行Si表面的横向扩散。
;横向扩散深度:
①当硅内的浓度比Ns小两
个数量级,为纵向扩散的
75%-85%。
②高浓度掺杂,则为
纵向扩散的65%- 70%。;横向扩散的影响
①ULSI的集成度减小:设计尺寸(如沟道长度L)
大于实际尺寸。
②横向穿通效应
;3.7 扩散工艺(自学);3.7 扩散工艺; ②箱法:杂质源和Si片放在有盖的石英箱里。
特点:恒定表面源扩散,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