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节剖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富集方法
第11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富集方法;11.1 概述;11.2 气态分离法;2 蒸馏 ;例如无水乙醇的制备,水和乙醇形成共沸物((95%乙醇),b.p.=78.15℃
加入苯形成另一共沸物(苯74%,乙醇18.5%,水7.5%) b.p.=65℃
在65℃蒸馏, 除去水, 在68℃苯和乙醇形成共沸物(苯67.6%,乙醇32.4%)
在68℃蒸馏直到温度升高,在78.5℃能获得纯乙醇。 ;
;硫酸盐沉淀;硫化物沉淀
控制酸度,溶液中[S2-]不同,根据溶度积,在不同酸度析出硫化物沉淀, As2S3, 12M HCl; HgS,7.5M HCl; CuS, 7.0M HCl; CdS, 0.7M HCl; PbS, 0.35M HCl; ZnS, 0.02M HCl; FeS, 0.0001M HCl; MnS,0.00008 M HCl ;有机沉淀剂
草酸: 沉淀Ca, Sr, Ba, RE, Th
铜铁试剂(N-亚硝基苯基羟铵):
强酸中沉淀Cu,Fe,Zr,Ti,Ce.Th,V,Nb,Ta等,微酸中沉淀Al,Zn,Co,Mn,Be,Th,Ga,In,Tl等。主要用于1:9的硫酸介质中沉淀Fe(III),Ti(IV),V(V)等与Al,Cr,Co,Ni分离
铜试剂 (二乙胺基二硫代甲酸钠,DDTC)
沉淀Cu,Cd,Ag,Co,Ni,Hg.Pb.Bi,Zn等重金属离子,与稀土、碱土金属离子及铝等分开;2 痕量组分的富集和共沉淀分离 ;1.萃取分离机理;分配系数: 有机溶剂从水相中萃取溶质A,若A在两相中的存在形态相同,平衡时,在有机相的浓度为[A]o, 水相的浓度为[A]w 之比,用KD表示。 ;如果用Vo (mL) 溶剂萃取含有mo (g) 溶质A的Vw (mL)试液,一次萃取后,水相中剩余m1(g)的溶质A,进入有机相的溶质A为(mo-m1) (g), 此时分配比为: ;3 萃取率;例,用乙醚萃取从一肉样品中除去脂,脂的D=2,现有乙醚90ml,有人介绍分三次每次30ml对分散在30ml水中的含有0.1g脂的1.0g肉制品进行萃取,那么一次90ml和三次30ml分别萃取,哪一个好?
计算:
一次90ml,x=0.1(30/[(2×90)+30]1=0.014g
三次30ml,x=0.1(30/[(2×30)+30]3=0.0037g ;4 萃取体系和萃取平衡;萃取体系;a 螯合萃取体系
螯合物萃取是金属离子萃取的主要方式,萃取剂是螯合剂,形成的螯合物为中性,溶于有机溶剂被萃取。
如双硫腙与Hg2+的络合物,8-羟基喹啉与La3+的络合物等属螯合物萃取体系。 ;总的萃取平衡方程式为:M(w)+nHL(o) =MLn(o)+nH+(w)
萃取平衡常数Kex;如果水溶液中仅是游离的金属离子,有机相中仅是螯合物一种MLn形态,则:;实际萃取过程涉及副反应,采用条件萃取常数Kex ? 描述萃取平衡: ;b 离子缔合物萃取体系 ;中性有机溶剂分子通过配位原子与金属离子键合,而溶于该有机溶剂中,从而实现萃取。
如,磷酸三丁酯(TPB) 在盐酸介质中萃取Fe3+, FeCl33TPB
杂多酸萃取体系;在HCl溶液中乙醚萃取FeCl4-,乙醚与H+形成[(CH3CH2)2OH]+,它与FeCl4-形成缔合物[(CH3CH2)2OH]+·[FeCl4]-。在这里乙醚既是萃取剂又是萃取溶剂。如此的还有甲基异丁基酮,乙酸乙酯等。含氧有机溶剂化合物成盐的能力大小为:
R2O>ROH>RCOOH>RCOOR'>RCOR'>RCHO
也有把该体系列入离子缔合萃取体系。;a 萃取剂的选择
螯合物稳定,疏水性强,萃取率高 ;6 萃取方法及分析化学中的应用;7 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固相微萃取技术
始于1992年,(加拿大的Janusz Pawliszyn) ;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气-固萃取
萃取剂: 超临界条件下的气体
粘度低,接近零的表面张力,比很多液体容易渗透固体颗粒,易于除去。 ;超临界流体:
1822年, Baron C.Cagnaird 发现,如果加热某气体在一定的温度以上时,无论施加多大的压力都不能迫使该气体成为液体,那个温度叫临界温度。在这个温度使气体变为液体的最低压力,叫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