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六章传染病防制预防医学基础
预防医学基础课件(第二版);第16章 传染病的防制;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组危害人群健康的严重疾病。目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传染病防制仍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
; 第1节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及其影响因素;一、传 染 源; ;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
①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趋势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病其流行波持续较久。
②根据潜伏期可判断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
③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加1~2天。
④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例如在麻疹潜伏期最初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其效果最佳。
⑤根据潜伏期可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是指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在该时间内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利于并于病原体排出,故传染性最强。
;(3)恢复期;(4)传染期; 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因其所带的病原体不同而相应的称带菌(细菌)者、带毒(病毒)者、带虫(寄生虫)者。
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数量比病人少,但携带者因缺乏症状而不易被发现,且能自由活动,有时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甚至引起疾病的爆发,一般可分为潜伏期、恢复期及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种。
;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指感染后至临床症状出现前已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有人认为是传染病的前驱期 。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凡病原携带者持续三个月以内,称暂时病原携带者。超过三个月称慢性病原携带者。
(3)健康病原携带者:指整个感染过程无显性症状,而能排出某病病原体的人。;(二)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二、传播途径;;(一)经空气传播 ;(二)经水传播;2.经疫水传播;(三)经食物传播 ; 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病的流行特征:
①病人有食用某种污染食品史,不食者不发病。
②易形成爆发,累及为数与食用污染食品的人数有关。
③多发生于夏秋季,一般不形成慢性流行。
④停止供应污染食品爆发即平息。;(四)接触传播 ; 经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①病例多呈散发,可形成家庭或同室内成员间的传播。
②无明显的季节性。
③流行过程缓慢。
④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下病例较多。
;(五)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2.生物性传播;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的流行特征;(六)经土壤传播 ;(七)医源性传播;(八)垂直传播 ; 目前,垂直传播逐渐成为我国乙型肝炎、艾滋病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如实施孕期自愿咨询检测、药物阻断、人工喂养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母婴传播的可能。垂直传播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如乙型肝炎等。
各种传染病流行时其传播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一种传染病可同时通过几种途径传播。例如细菌性痢疾可经水、食物、媒介节肢动物及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当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时,必须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才能了解其真正的传播途径,从而采取有针对性防制措施。;三、易感人群;(一)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 ; (二)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三)人群易感性与疾病流行关系;四 疫源地与流行过程;1.疫源地范围;2.疫源地消灭的条件;(二)流行过程;(三) 流行过程的特征;2.质的特征;(四)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的影响 ; 第2节 传染病的防制措施;一、一级预防;(四)国境卫生检疫;二、二级预防;(1)早期发现;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 各级医务人员、检验人员或卫生防疫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精益生产管理中MES系统的实现与应用》_高级实训班(139页) MES技术及其应用.pdf
- 蓝桥杯真题C语言带答案解析.pdf VIP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控措施及应急处理措施.doc
- 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docx VIP
- F正谱阿瓦日古丽声乐歌谱正谱子五线谱钢琴伴奏谱乐谱曲 谱弹唱谱歌曲乐曲.pdf
- 东芝电梯CV620电梯电气图纸.pdf
-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考试(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经济、政策及资产配置展望:见龙在田-德邦证券-241101.docx VIP
- 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docx VIP
- 2022蓝桥杯高职组C语言真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