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程和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和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

课程与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一、有关课程的三个问题;(一)课程是什么;在古代 “‘教’‘学’什么”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因此中心问题是“怎样‘教’‘学’” 近代以降,随着“知识爆炸”, “‘教’‘学’什么”变成了第一位的和重要的问题,而“怎样‘教’‘学’”则退居“二线”,成为第二位的和从属的问题了。;国际著名教育哲学家伊根(Egan,K.)在考察课程与教学领域里的问题时,充满激情地提醒我们: “我要呼吁的是,选用特定教学方法的意义,已远远没有运用任何方法过程中选用的字词所包含的观念或经验的意义,来得重要了。” 在当代,课程的重要性,已远远地超过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Egan,K.(1986).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the curriculum. London: Century Hutchinson Ltd.pp.139.;Curriculum(课程)的词源分析: “Curriculum”最早出现在H. Spencer(1859)《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currere”。“currere”有两种形式,作为名词,意为“跑道”,作为动词,意为“奔跑”。 于是对课程的解释就呈现出两种基本取向: 静态的学习进程(course of study):从中世纪开始,curriculum便一直指学校时间表上科目内容的安排。 动态的学习经验(experiencing of study):这是20世纪才出现的。 汉语“课程”最早见于唐 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奕奕寝庙,君子作之”的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宋 朱熹《朱子全书·论学》“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 ;中国文化传统背景里 “课”的基本含义为,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讲授或学习并加以考核试用; “程”的本义是一种长度单位,被人们引申为事物发展的经过或步骤; “课程”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预定分量、内容和步骤并据以刻苦努力地阅读、讲授、学习和作业,同时伴随着严格的考核试用,并关乎人们安身立命,属于严肃神圣的事项。 发展至今,课程至少有两层含义。 在广义上,课程指的是一切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 在狭义上课程则专指学校课程,其基本含义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及其进程”。 ;具体而言,对课程有四种基本理解: 课程作为学科。 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 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课程论专家费尼克斯曾说:“一切的课程内容应当从学术(学问)中引申出来。或者换言之,唯有学术(学问)中所包含的知识才是课程的适当内容。” 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 塔巴(H.Taba)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计划”; 奥利沃(POliva)则认为课程是“一组行为目标”; 约翰逊(M.Johnson)认为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 ;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杜威实际上是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 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卡斯威尔(H.L.Caswell)和坎贝尔(D.S.Campbell)认为“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一切经验”; 另一著名课程论专家福谢依(A.W.Foshay)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经验”。 晚近的课程理论则非常强调学生在学校和社会情境中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的重要性。;课程作为复杂的会话。 以前你可能以为课程是学区办公室要求你教的,或者州教育部在范围与序列指导书中发布的,如果你尚未执教的话,课程是你要读的一系列的书籍.现在你知道课程尽管包括这些文字的与制度的意义,但绝不局限于此.现在你知道课程是一个高度符号性的(symbolic)概念.它是老一代人选择性地告诉年轻一代的内容.如此理解,课程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政治性,种族性、性别性、现象性、自传性、美学性、神学性与国际性。课程成为一代人努力界定自我与世界的场所。 (派纳) ;结论;课程现象:;;经典链接 与课程相关概念的词源学考察 (1)课。课,试也(说文解字)。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管子·七法)。光武明帝,躬好吏事,亦以课覆三公(后汉书·朱浮传)。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2)程。程,品也,十发为程,十程为分,十分为寸(说文解字)。品者,众庶也,因众庶而立之法,则斯谓之程品([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3)课程。奕奕寝庙,君子作之(诗经·小雅·巧言)。以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唐]孔颖达:五经正义)。严立课程,静坐读书(易酌)。宽着期限,紧着课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