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_2010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什么是盐;快速判别酸碱盐的方法:
酸:第一个字母为H,不是水和双氧水就是酸
碱:最后两个字母是OH
盐:其他的为盐;原从水中来,不敢水中行。人人都要我,无我食不成。 (打一物质);食盐;一、氯化钠(NaCl)-----俗名叫食盐;从前有一个国王,他很喜欢吃糖,于是他就问他的厨师说:”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厨师说:”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是盐.”国王很生气,于是把厨师关了起来,同时命令全国人民只能吃糖,不准吃盐.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他的国民个个都愁眉苦脸的,而且有很多人出现了不同的症状.于是他不得不取消了这项命令.;如运动过度,出汗太多时,体内的Na+、Cl- 和K+大为降低,就会使肌肉和神经反应受到影响,导致恶心、呕吐、衰竭和肌肉痉挛等现象。因此,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前后,需喝特别配制的饮料,以补充失去的盐分。 ;市场上的功能饮料; 由于新陈代谢,人体内每天都有一定量的Na+、Cl- 和K+从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因此需要膳食给予补充,正常成人每天氯化钠的需要量大约为3 g~5g。
此外,常用淡盐水漱口,不仅对咽喉疼痛、牙龈肿疼等口腔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还具有预防感冒的作用。;食盐的实用价值
食盐不仅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而且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调味品。此外,食盐还有多种用途。(1)清晨喝一杯盐开水,可以治大便不通。喝盐开水可以治喉咙痛牙痛。(2)误食有毒物,喝一些盐开水,有解毒作用。(3)每天用淡盐开水漱口,可以预防各种口腔病。(4)洗浴时,在水中加少量食盐,可使皮肤强健。(5)豆腐易变质,如将食盐化在开水中,冷却后将豆腐浸入,即使在夏天,也可保存数月。(6)花生油内含水分,久贮会发臭。可将盐炒热,凉后,按40斤油1斤盐的比例,加入食盐,可以使花生油2--3年仍保持色滑、味香。(7)鲜花插入稀盐水里,可数日不谢。 (8)新买的玻璃器皿,用盐煮一煮,不易破裂。(9)洗有颜色的衣服,先用5%盐水浸泡10分钟,然后再洗,则不易掉色。(10)洗有汗渍的白衣服,先??5%的盐水中揉一揉,再用肥皂洗净,就不会出现黄色汗斑。(11)将胡萝卜砸碎拌上盐,可擦去衣服上的血迹。(12)铜器生锈或出现黑点,用盐可以擦掉。;醋酸铅----甜的(有毒不能食用),;亚硝酸钠;盐场:氯化钠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海水、盐湖、盐井和盐矿中蕴藏着丰富的氯化钠资源。;用海水晒盐或用盐井水、盐湖水煮盐可以使水蒸发,使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继续蒸发,氯化钠成晶体析出。这样制得的盐含有较多杂质,叫做粗盐。;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可通过哪些步骤来制取精盐?;;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蒸 发;2、过滤操作“一贴、二低、三靠”; 图为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填“高”或“低”)???????? 于滤纸的边缘。
??? (3)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的目的是?????????????;等到蒸发皿中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移去蒸发皿时应使用的仪器是??????????????????。;;第二课时:碳酸钠 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练习;俗称或主要成份;一、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回顾】 请书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方程式。;【演示实验11-1】;碳酸根离子的检验;[设问]碳酸钠能否与碱反应?;讨论;复分解反应;讨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口诀;练习;【思考】
1、AgNO3 + HCl --------
2、 K2CO3+ Ca(OH)2---
3、Na2CO3+ CaCl2 -----
4、Na2SO4 + HCl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资料: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 ;解释和说明;反思与小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