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国际经验检视我国公务人员考选流程和方法之改革分阶段考
從國際經驗檢視我國公務人員考選流程和方法之改革—分階段考試的規劃 專題
從國際經驗檢視我國公務人員考選流程
和方法之改革─分階段考試的規劃
彭錦鵬 *
摘 要
21 世紀是全球化和網路化科技快速變遷的世紀,各國政府人力在精簡的同時,
也必須改革文官體系人力甄選的制度。我國公務人員考選制度長期以來在公平、公
正、公開的制度價值上受到肯定,但是在用人考試效度上,仍有大幅改善的空間。
考選部在民國 100 年到 103 年(2011-2014)之間召開 7 次專案小組會議加以研商,
討論考試科目之改變與階段性考試,這些都是我國公務人員考試制度上的重大突破,
也是本個案研究的分析主題。
然而,就國際經驗來看我國公務人員考試制度,為順利實施本個案及其他考試
效度之改革,仍有四項需加強之處:(一)第一階段考試科目改革之觀念溝通,即
廢止傳統專業科目,同時考試的項目除「國文」、「英文」外增加採行測驗「邏輯
推理與資料分析」、「公務基礎知識」。(二)第二階段專業科目之精簡,仍待檢
討改革。(三)我國考選制度應儘快將口試列為必要的考試流程,並且有效執行口
試甄選。(四)考試類科的精簡,牽涉到考試院已要求銓敘部研究職組、職系之重
整與簡併,尚有待進一步研究如何落實。
關鍵字:文官制度、考選、甄募、臺灣、人力、公部門、公務人員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暨公共事務研究所副教授(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ies, Academia Sinica, Taiwan;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19
國家
菁英
No.45 第 12 卷第 1 期 105.03
Case Study on Selection Process and
Methods of Taiwan National Public
Employees—
Comparing with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homas Ching-Peng Peng
Abstract
National governments are facing a fast changing environment of globalization and
networking technology that requires streamlining of public workforce and reform of
recruitment system of the civil service. Taiwan civil service, long being recognized as open
and fair, needs to be reformed of selection validity of public officials.
Ministry of Examination convened a series of seven meetings in preparation of the
stage examination initiatives in 2011-2014. The discussion process is analyzed and th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