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斯诺登:他是个怎样的人.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斯诺登:他是个怎样的人

斯诺登:他是个怎样的人 作者:邹珊 2013年07月12日文汇报  若不是斯诺登“自首”,美国政府不知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要花费在追查泄密者上。而且他们至今也没有搞明白,那些奥巴马指令级别的顶级机密文件是怎么被这个低级中情局员工弄到手的 ? 隐秘与公开   斯诺登的泄密计划早在半年前就已被提上了日程,他精心筛选了曝光平台,立志找到一家既拥有“反正统”的记者,又能保持公正的媒体。他排除了揭秘故事在美国的传统归宿《纽约时报》,因为他对这家媒体早就灰了心“9·11”后,小布什政府允许国家安全局在没有被授权的情况下对美国公民进行窥察。《纽约时报》对此了如指掌,却没有在2004年大选时及时公布。最后,斯诺登锁定了英国《卫报》以及他认为还比较可靠的该报专栏作家格伦·格伦沃尔德。   斯诺登的另一位合作者是纪录片制作者兼自由撰稿人罗拉·柏翠思,也就是《华盛顿邮报》泄密稿件的撰写者,以及后来《卫报》采访录像的摄影师。之所以找她,是因为柏翠思的一段不寻常遭遇。自从柏翠思拍摄的反映伊拉克战争的纪录片《祖国!祖国!》于2006年公映以来,她便在零犯罪记录的情况下,先后被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官员在入境时扣留盘问40余次。这段经历吸引了斯诺登的注意。   今年2月中旬,斯诺登又通过电子邮件联系到了身在巴西的格伦沃尔德,以收发加密邮件的形式进行交流。斯诺登甚至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制作了一段录像,向格林沃尔德逐步解释加密过程。后来,就连他们的会面也是精心设计过的。斯诺登让他们前往位于宾馆三楼的一个具体地点,然后大声询问去某餐馆的路线,而他自己则藏在某处听着。虽已联手数月,这次还是两位合作者与泄密者的第一次会面。   通过斯诺登建立的安全的交流系统,格伦沃尔德收到的第一套机密文件就是“棱镜”方案。与文件一同而来的,还有斯诺登附上的一张便条。他在上面写道,自己很清楚此番行为终将招致的后果。   泄密过程纵然设计周密,可一旦目标达成,斯诺登便停止了掩人耳目的行为。他下榻的酒店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咀弥敦道的繁华地段,入住房间时使用的也是自???名下的信用卡。“我不会躲避。”他说。面对《卫报》记者,他毫不犹豫地公开了自己的私人细节,从社会安全号码、中情局身份卡到过期的外交护照。   斯诺登非常希望能在全球范围中引发关于“我们到底生活在怎样的世界里”的辩论。但事实证明,他引发的震惊目前基本一分为二,一半集中在他所曝光的情报部门内幕上,另一半则无可避免地落在了他本人身上。虽然斯诺登说,他之所以选择公开身份,是因为曾亲眼看到过匿名的信息泄露事件给同事们带来的影响,他不想让同事们因自己而受折磨。但是,此时的人们在质疑美国民主的同时,还是免不了对他的勇气、动机,以及动机产生的原因大加感慨和评论。 惊人与普通   赴港前三个星期,斯诺登已为这起惊天新闻的发生做足了最后的准备工作。在夏威夷的国家安全局办公室里,他将最后一套准备曝光的文件拷入了“拇指存储器”中,然后告诉上司,为了接受癫痫症治疗,他需要离开岗位“几个星期”,因为这种病在去年爆发过几次,使他饱受折磨。回到家中,他边收拾行李边告诉女友自己将离家几周,但没有说明原因。   28岁的舞蹈演员琳赛·米尔斯是斯诺登泄密前生活中的主要角色,二人交往已有四五年的时间。事发前,他们在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上共同经营着平凡却幸福的生活。米尔斯有一个被她当作个人日记本的博客,其中记录了许多她和斯诺登的生活细节。不难看出,他们所拥有的是一份认真且愉快的感情,既享受着社交生活,也不缺乏深度的心灵交流。米尔斯很爱自己的男友,她甚至为这段感情做出过“牺牲”。她在博客中提到,自己是为了斯诺登才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搬到了陌生的夏威夷。   斯诺顿飞去香港后,米尔斯博文的基调也转为沉重。“恶心、筋疲力尽,能感受到整个世界的重量。”这是6月7日,在《华盛顿邮报》刚刚将泄密事件刊登出来后,她写下的感受。那时的她虽尚不清楚斯诺登此行的真正目的,但明显已被新闻搅乱了情绪。而当斯诺登终于公开了身份时,她则显得非常伤心,甚至绝望。“有时,人生实在承受不起真正的告别。”她写道,“我一边在泪迹斑斑的键盘上打字,一边回忆起了所有使我拥有美好回忆的面孔。那些与我一起欢笑过的,我拥抱过的,那个我最深爱的,和我来不及说再见的。”   很明显,斯诺登的个人生活并不能用以解释他这突如其来的惊天壮举。不仅如此,他的成长经历中也并没有压抑、迫害等负面记录。斯诺登的父亲是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官员,母亲是马里兰的地方法院的职员,还有一个当律师的姐姐。他们自1999年开始在马里兰州的埃利克特城生活,那里距离国家安全局总部所在地米德堡很近。在此之前则住在北卡罗来纳州的伊丽莎白城。   若一定要寻找斯诺登的“挫折经历”,恐怕也只有求学过程勉强算数。为了凑齐高中文凭所需的学分,他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