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探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的论文.doc
浅探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的论文
摘要: 介绍了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施药技术,同时阐述了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稻杆蝇、稻纵卷叶螟、稻飞虱、钻心虫等几种水稻常见病虫害的发病特点、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水稻;施药技术;常见病虫害;发病特点;危害症状;防治方法
水稻是沭阳县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多年来,我们一直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我们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经验总结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1施药技术
1.1对症下药,药、水配比适宜,选用新型施药工具
首先认真查虫诊病,辨明主要为害的是虫还是病,再辨别其种类。对未能认准的疑难病虫,应及时找当地的农技人员现场确诊;或在田间拔取典型具有代表性的样株,带泥用塑料袋包好根部,送到当地农技部门请农技人员确诊,并指导对症下药。在使用乳油剂或水剂农药时,可用塑料瓶做成一个带把的小量筒,并准备一个能盛20~25kg水的桶,配药时先按每公顷用药量用小量筒量药倒入桶内,再按要求的稀释倍数加水搅均使用。为确保稻田施药均匀,可选用由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研制的新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该产品操作灵活、方便,不易渗漏。一般喷施的药液(指经水稀释后的药液)应在525kg/hm2以上。
1.2实行“后退”喷药
施药时,将习惯的“前进”喷雾改为“后退”喷施操作,保持行走的幅度有一定距离。.经实践证明,“后退”喷药较习惯的“前进”喷药操作有以下好处:①因缓慢后退,有利喷足药量;②不致因行走而人为碰落过道两旁稻苗上的药液,提高防治效果;③药液不易沾染衣服,有利于人体健康。在田间施药时,应保持一定的行走幅度,不应无规律地行走。根据水稻的一般密植规格,每次下田左右摆动喷雾的幅度以8~10行稻丛为宜,以防止行走过窄,造成药液浪费和分布不均;而行走过宽又会降低防治效果。
1.3施药时保持深水层
施药田块不宜串灌、漫灌,凡过水丘田块应在施药前加开排灌沟。施药时,田间应保持3~5cm深水层。
2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2.1稻瘟病
稻瘟病俗称“鬼掐颈”,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
2.1.1发病特点。苗瘟: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或淡红褐色而枯死。潮湿时病苗表面常有灰绿色霉层。叶瘟:病斑呈纺锤形,最外层黄色,内圈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两端有褐色坏死线向外延伸呈长条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的霉层。穗颈瘟:发生于穗颈上。病部呈褐色或墨绿色。穗颈发病早的多形成“全白穗”;迟的则谷粒不充实,病穗往往从颈部折下,形成吊颈。
2.1.2防治方法。①种子消毒:1%的石灰水浸种;强氯精消毒。②药剂浸秧:用2%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按50g对水25kg的比例,将秧洗净甩干,浸入药液中30s取出堆闷,闷30min,然后栽插。③喷药防治:一旦出现叶瘟发病中心,及时用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喷雾;亦可用富士一号,一般用750ml/hm2对水900kg喷雾。在水稻孕穗破口期,不管田块是否发病,都应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 kg/hm2对水900kg喷雾防治1次。在抽穗后发现穗颈瘟,用富士一号1 500ml/hm2对水900kg进行喷雾。
2.2水稻纹枯病
纹枯病俗称花脚杆,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也是我县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
2.2.1发病特点。病斑中部呈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经常几个病斑相互连合成云纹状大斑块。在阴雨多湿的情况下,病部长出白色或灰白色的蛛丝状菌丝体,以后逐渐形成白绒状菌块,最后变成褐色坚硬菌核。
2.2.2防治方法。①清除菌源,打捞“浪渣”,铲除田边杂草,不用病稻草还田;②合理施肥灌溉;③及时喷药:用1%(1万单位)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7.5kg/hm2,或2%井冈霉素1.125 kg/hm2,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水1 125kg喷雾。也可用草木灰22
5~300kg/hm2对水1 500kg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雾;或用草木灰375~525kg/hm2直接撒施。
2.3稻杆蝇
2.3.1危害症状。幼虫乳白色,钻入心叶内为害,秧苗被害后抽出的心叶上有椭圆形或长条形小孔洞,后发展成纵长裂条,叶片破碎。
2.3.2防治方法。用18%杀虫双3.75kg/hm2对水900kg喷雾。
2.4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又叫裹叶虫,是我县主要害虫之一。每年随西南气流由中南半岛及我国海南和两广南部稻区迁入我县。主迁入期一般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产卵盛期在6月中旬,危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
2.4.1危害症状。以幼虫进行危害,幼虫吐丝将稻叶纵卷成筒,取食叶肉,形成白条斑,受害严重时,稻叶一片枯白。
2.4.2防治方法。防治应掌握在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沙洋县15所福利院人员结核病筛查结果分析的论文.doc
-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配合氨茶碱治疗哮喘观察的论文.doc
- 沛县社区高血压 糖尿病规范化干预效果分析的论文.doc
- 沟通技巧与护患关系的论文.doc
- 沟通技巧在小儿门诊静脉穿刺时的应用的论文.doc
- 沪市2011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信息披露分析的论文.doc
- 沪市B股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现象分析的论文.doc
- 沪市上市公司非标准审计意见中的会计问题探讨的论文.doc
- 沪市股指收益率及波动性研究的论文.doc
- 沪深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分析的论文.doc
-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整本书阅读课件.ppt
- 中考语文复习积累与运用课件.ppt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二)课件.ppt
- 四川省2015届理科综合试题48套第12套.pdf
- 【课件】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课件】青春牢筑国家安全防线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班会.pptx
- 【课件】原始人的创造+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上海证券-美容护理行业周报:流量加快去中心化,强运营头部品牌影响较小 -2024-.pdf
- T_CSEIA 1005—2023_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要求.pdf
- T_CDSA 504.16-2023_急流救援技术培训与考核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