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插件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宗旨;现场纪律;培 训 内 容. ;一、手工插件的基本原则.;A.1.1 元件插入顺序
整个PCB板需手工插入元件的插入顺序的设计应根据元件
的外形尺寸和形状等,按由矮到高、由小到大的顺序编排,
如图所示。
注:少量插入时需要特殊处理的元件(如需卡入、紧固与PCB的散热片、等)可以安排在前道工序插入并进行相应处理。;A.1.2 工序排列时的板面分配
设计元件插入工艺时,工序排列时应根据插件线的方向对PCB板面进行区段划分,根据插入工序及元件的插入数分若干区段,依区段顺序插入,如右图所示。;(插件线的运行方向);A.1.4 元件分配
按工序分配插入元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1.5 元件分配
按工序分配插入元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1.7 元件分配
按工序分配插入元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1.8 元件分配
同一工序内有极性元方向及轴向不同状况的差错率比较:;A.2 插入作业《首件确认表》的编制
A.2.1 插入作业工序分配
首先熟悉所插入PCB板的设计状况、所需插入元件的种类、数量、规格、在PCB板的分布以及PCB板作业时的传输方向等。然后按照第A.2章规定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进行工序分配。
;
A.2.2 人员的配置
要根据作业者对插入作业的经验和熟练程度配置作业人员,要以提高作业效率、尽可能避免质量事故发生为原则。如:在作业不熟悉或经验不足者工序之后安排作业熟练、经验丰富者等。
;A.2.3 作业的节拍和均衡
1、要根据生产计划所确定的生产节拍安排每一工序元件的插入数量;
2、插入数量的确定要以元件单件插入的标准时间进行计算后确定;
3、为保证生产的均衡,对根据标准时间进行计算后确定的插入数量,要根据作业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进行必要的调整。;二、手工插件的手法及要求.;B.1 插入作业标准及质量要求
B.1.1 作业前的确认
作业者工作前要对以下内容进行确认:
1、料盒配置的插入元件数与《操作规程》上的插入元件数是否一致;
2、插入元件在PCB板的位置;
3、有极性元件的数量、特点、位置及插入方向;
4、插入顺序的合理性;
5、《操作规程》上是否有注意事项或说明,若有应明白其含义。;B.2.1 插入作业基本操作方法和要求
1、 插入时用力要适度,应根据插入元件的具体情况以手的触感来判断,以不引起元器件引出脚变形、PCB板震动使周围元器件跳出 为原则;
2、 对有极性或方向要求的元件要确认极性及方向后再插入;
3、 插入时要注意不影响周围已插入的其它元器件;;B.2.2 插入作业基本操作方法和要求
4、 插入导线时应将插入端折弯一下,将线芯全部插入插孔(如图所示)
5、 元件插入后的状态要符合插装标准;
6、 对于插入或接触IC等对静电敏感元件的作业者必须佩带防静电腕带。 ;B.2.2 插入作业基本操作方法和要求
4、 插入导线时应将插入端折弯一下,将线芯全部插入插孔(如图所示)
5、 元件插入后的状态要符合插装标准;
6、 对于插入或接触IC等对静电敏感元件的作业者必须佩带防静电腕带。 ;B.2.3 双手插入的操作方法和要求
为提高作业效率,以便插入后留出质量确认时间,对于作业较熟练者应提倡双手插入的操作方法。
B.2.3.1 作业方法
1、根据作业者的动作习惯和熟练程度,可采用下列两种作业方法之一:
2、双手同时取元件,左右手交替插入;
3、左手插入时右手取元件,右手插入时左手取元件,如此反复完成插入作业。
4、插入时元器件不可在左右手之间传递。
B.2.3.2 料盒配置
料盒配置要适应双手插入作业,分别置于左右手易于拿取的位置。同一种元器件分别用左右手插入应放于不同的料盒中,以方便拿取。;A.3.3.3 插入检查
1、元件插入数量、规格是否与工艺卡相符;
2、是否有错孔、漏孔;
3、有极性元件插入极性是否正确;
4、元件是否有浮起;
5、所插入元件周围其它元件是否有歪斜、浮起、跳出;
6、是否插入到位,符合插装要求。
除要求作业者按照上述项目自检外,还应安排专门检查人员,以保证插入质量,尽可能降低插入不良率。;Date;Date;Date;Date;Date;三、生产工艺的平衡.;C.1 生产线工艺平衡的定义
制造业的生产线多半是在进行了细分化之后多工序流水化连续作业生产线,此时由于分工作业、简化了作业难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