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执行主体行为偏差与矫正.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行为偏差与矫正

第 PAGE 9页(共9页)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行为偏差与矫正 作 者:朱虹 指导老师:乔成邦 摘要: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中的行为直接决定了公共政策最后的成败。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政策敷衍、政策选择执行、政策附加、政策歪曲、政策抵制、野蛮执行公共政策等偏差行为严重阻碍了政策执行的质量。因此,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全面提高政策执行者素质, 提高对政策认知水平、健全政策执行组织机构、完善沟通机制, 畅通信息传递渠道、保障监控工作相对独立性, 完善政策执行监督制度等矫正措施可以纠正以上行为偏差。 关键词:公共政策执行主体;行为偏差;原因;矫正措施 一、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执行中的地位与作用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指负责组织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和组织。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被赋予执行权的其他公共机关以及供职于这些机关的公职人员。在我国,除上述机关和人员之外,还包括中共各级领导机关、领导者和其他享有执行权的党的干部。这些人员都属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范畴。执行主体掌握着实施政策的资源、手段和方法,是将政策贯彻于政策对象中去的施行者、组织者、管理者和责任者。执行主体的组合状况以及执行人员的素质、政策水平、管理水平、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政策执行的成败和政策目标的实现。 任何公共政策的执行活动最终都要依靠各级执行机关和执行人员来进行。政策执行人员的自身素质、政策水平、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策任务的完成。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执行政策,使政策得以顺利实施;也可能由于软弱无能、效率低下或抵制政策、钻政策空子而造成政策失败。由此可见,执行组织与人员自身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 二、公共政策执行主体行为偏差的表现及原因 (一)公共政策执行主体行为偏差的表现 具体来说,政策执行主体的行为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敷衍 指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只做表面文章,并未采取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来贯彻执行政策, 而是将政策束之高阁,阳奉阴违, 敷衍塞责, 从而使严肃的政策在形形色色的花架子下变成了一纸空文, 根本谈不上解决具体问题,实现具体目标[1]。 2.政策选择执行 现实中运行的政策往往由相互依存的、有着共同政策目标的小政策组成,一些政策执行主体往往对政策进行截取,只执行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不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就不执行,对政策的精神实质或部分内容有意曲解,使完整的政策在执行中残缺不全,整体功能难以发挥,政策目标也难以实现。 3.政策附加 ??在政策的具体化、操作化过程中附加、增添超越上级政策要求的政策措施[2]。这使得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目标、力度超出了原来的要求,从而使原政策不能到位, 导致政策扩大化。政策附加的主要特点是执行主体在原政策的基础上自行设置“土政策”,打着结合地方实际的旗号另搞一套,自行其是,谋取私利,从而导致政策执行变形。 4.政策歪曲 公共政策执行者在传达和执行中对政策精神实质或部分内容有意曲解,利用政策的某些抽象性,借口本地区或部门的特殊性做出不同的解释,从而导致政策失真,甚至被替换为与原政策完全不同的“新”政策。 5.政策抵制 公共政策执行者对现有的政策不认同、不接受, 从而产生抵制情绪, 使公共政策不能够执行到位,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 近年来, 我国一些地方政府过分强调自身的情况,找各种原因让中央“法外施恩”, 对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一再置若罔闻, 甚至逆风而行,抵制心态异常顽固。 6.野蛮执行公共政策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政策执行应更注重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思想 HYPERLINK /thesis/List_15.html \t _blank 教育手段的运用。然而目前我国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滥用行政手段的现象,有的公共政策执行人员对执行对象动辄命令、强制, 使执行对象从心理上和行为上难以接受。行政手段在执行中扭曲变形, 演变成野蛮执行, 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极大地影响了执行效果。还有一些政策执行人员向执行对象解释政策不够,宣传不到位, 忽视了思想教育手段的运用, 一旦执行对象对政策不理解, 出现为难和抵触情绪, 执行人员就采取制裁、经济处罚等方式, 野蛮执行公共政策。更有一些政策执行人员采取极端手段, 背离 HYPERLINK /thesis/List_157.html \t _blank 工作程序, 甚至采用违法违纪的方法执行公共政策[3]。 (二)政策执行主体行为偏差的原因 1. 公共政策本身的缺陷 政策缺乏明晰性,政策方案模糊不清。导致政策执行主体判断不准确,在实际执行中得不到有效的执行,相反会导致政策界限不清以及对政策的随意变通。导致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