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4第5单元通论练习题.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4第5单元通论练习题

第五单元 通论练习题 通论(十三) 连词,介词 一、 填空题 1.连词是连接词 和 ,从而构成各种不同的逻辑关系的一类词。 2.在古汉语中,连接名词和名词性词组的的连词一般不用“而”字,是 和 。 3.“虽”作连词表示让步,但当“虽然”讲时则属于 ,当“即使”讲时则属于 。 4.“因”作连词其用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表示 ,一是表示 。 5.在古汉语中,介词的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可省,其中省宾语最经常的两个介词是 、 。 6.“乎”和“于”古音同,用作介词基本一致,但“乎”一般不表示 和 。 7.介词“于”“为”都可表被动,但二者的区别在于:“于” 、“为” 。 8.介词在古代汉语中来自 ,所以介词和 连用是完全合理的。 二、 判断题 1 .古汉语中单音连词居多,而复音连词或成套使用的连词较少。 ( ) 2 ..连词“及”在用法上有“先后之别”的特点。 ( ) 3 .连词“然”表转折具有“口虽然而势已转”的特点。 ( ) 4.“虽然”在古汉语中都是两个连词的连用。 ( ) 5. 古汉语中的“然而”一般都可理解成今语的“然而”。 ( ) 6. “今”字在古汉语中既可作假设连词又可作时间副词。 ( ) 7. 在古代汉语中,表示比较的介宾词组放在形容词的前面。 ( ) 8.在《左传》中“于”“于”并用的,但有大致的分工:当所介的是地名时,一般用“于”;如果在被动句或描写句中,一般用“于”。 ( ) 9.《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孟子,吾见师之出,不见其入也。”句中“其”可直接换作“师之”。 ( ) 10.“因”可作介词表凭借,与“因”的本义为“席子”的功能有关。 ( ) 三、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古汉语中连词主要是以( )为主。 A单音词 B复音词 C成套使用 D单音词、复音配合使用 2.下列作连词不表转折意思的是( ) A 则 B而  C然  D以 3.下列连词主要用来联系时间和逻辑事理的是( ) A因  B与  C及  D则 4.下列词语可以作介词表工具的是( ) A于 B与 C以 D及 5.下列词语作介词使用,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的是( ) A以 B于 C因 D为 (二)多项选择 1.下列各句中的“虽然”用在已然性事实让步的是( ) A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孟子·滕文公上) B荀息牵马操璧而报,献公说,曰:“璧则犹是矣。虽然,马齿亦益长矣。”(韩非子·十过) C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弑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左传·僖公十年) D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左传·成公三年) E王之疾必可已也。虽然,王之疾也,则必杀挚也。(吕氏春秋·忠廉) 2.下列各句中“然则”能理解为“既然如此,那么”的是( ) A对曰:“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B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也。(商君书·更法) C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荀子·性恶) D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E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荀子·荣辱) 3.下列各句中“然而”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是( ) A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史记·李斯列传) B冬有雷电,夏有霜雪,然而寒暑之势不变。(淮南子·说林训) C有父在则礼焉,然而众知父子知道矣。(礼记·文王世子) D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E以骄主使罢民,然而不王者,天下少矣。(吕氏春秋·适威) 4.下列各句中“而”表示偏正的是( ) A顺流而东,至于北海。(庄子·秋水) B辄倚柱而歌,箕踞以骂。(史记·刺客列传) C吾恂恂而起。(柳宗元:捕蛇者说) D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齐策) E责毕收,以何市而反?(战国策·齐策) 5.在下列各句中“以”作连词的是( ) A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韩非子·五蠹) B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史记·张释之传) C吾以捕蛇独存。(柳宗元:捕蛇者说) D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E明日,子路行以告。(论语·微子) 6.下列词语作介词可表对象的是( )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