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弟子规》“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doc

24《弟子规》“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弟子规》“入则孝” PAGE \* MERGEFORMAT 127 《弟子规》“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课例教学预案教学思路说明教学内容: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教学对象:6—13岁学生 教学时间:60分钟 教学方法:释意、讲解、举例、讲故事。 课前准备:劝谏故事、案例。 教学教程: 组织教学 1、向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三鞠躬礼 2、师生问好 3、调整坐姿 二、复习导入 同学们,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入则孝”部分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是说当父母亲人有过失的时候,我们作为子女要进行劝谏,使其改正。劝谏的时候脸色要表现出愉悦、高兴的样子,言语要柔顺平和,让父母感受到子女劝他们是真正为他着想。我们还学习了劝谏的存心、时机和态度。 三、释意 当父母有了过失,我们劝谏他们又不肯接受的时候,这时应该怎么做呢?《弟子规》告诉我们“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谏”劝谏、规劝;“入”接受;这个“悦”是喜悦的悦,指高兴的意思。就是你要抓准时机,看爸爸比较高兴了,或者看妈妈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再劝。不要在父亲很不高兴的时候还劝,可能会遭到一顿痛骂,所以要审时度势。这也告诉我们劝谏的时机。“号”指放声大哭;“挞”指打;“无怨”指没有怨言。纵使父母不能接受,我们也没有怨言,因为我们是在做我们该做的事,问心无愧。所以劝父母不是说他不听就算了,以后不劝他了,那这样的态度就已经忘记了我们为人子女的本分。所谓别人对不对那不重要,我们时时刻刻要提醒自己,我有没有做对,我有没有尽到本分。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假如父母不接受我们的劝告,就要等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我们依然要保持“怡吾色,柔吾声”的态度,如此反复的劝谏,直到父母改正为止。这也是告诉我们劝谏要有耐心,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们要有耐心。这个耐性是从哪里发出来的?从孝心,从友爱的心,从尽忠职守的心,一定会持续去做得到。 如果父母仍然不听从我们的劝谏,子女心中必然会感到难过,担心父母会再犯过错而遭人耻笑,或是受到伤害,自然会伤心而放声大哭,恳求父母改过。如果父母不了解我们的心意,动怒出手打了我们,即使是这样心中也毫无怨言,只希望父母能体会我们的真心,改正过失就值得了。 四、故事引导 (一)李世民谏父 唐太宗李世民年轻的时候,随着父亲李渊平定天下。李渊带着军队南征北讨,当然李世民都跟在身旁。有一次父亲作出一个决定:连夜拔营攻打另外一个地方。唐太宗一看,这个路线很可能会遇到敌军的埋伏,会全军覆没。所以,李世民就一直劝他的父亲不可以走这一条,但是他的父亲都不听。结果那天早上就要出发了,突然听到帐外有人放声大哭,李渊很奇怪,怎么有个大男人在那里放声大哭?李渊就走出来,看到李世民坐在地上放声大哭。然后李世民就说“父亲,这样去铁定会让全军覆没”,他愈说哭得愈大声。他父亲一看,儿子这么伤心,分析的道理又这么中肯,就及时停止这次军事行动。后来真的就改了路线,军队不至于造成危难。 同学们,李世民做到了什么?号泣随,挞无怨。他的孝心拯救了什么?是不是仅仅拯救了父亲一个人而已?不是。他也拯救了整个军队。假如这个军队没有被拯救,那中国历史会怎么样?可能就要改写了。所以一个人对父母的劝谏可能都会影响很多人。而李世民后来能够把唐朝治理得那么好,和他有这样一份孝心也是分不开的。 《论语·里仁篇》孔夫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夫子教人劝谏父母要有“几谏”,“几”是什么呢?就是隐微的意思,当念头、想法还在心中,还未显现在外时,就是最隐微的时候。比如今天你和爸爸走在街上,爸爸手上刚好有一张废纸,爸爸想把他丢在地上,可是这个动作还没有做出来,但是你已经洞察到爸爸的心思,这时你可以和爸爸讲:爸爸,前面不远就有一个垃圾桶,我们把垃圾扔到那边吧!可能爸爸本来想丢在地上,听你这样一讲就会改变想法。这就是“几谏”。 父母的过错在很隐微的时候,还没有铸成大错时,我们为人子女要去进谏。如果父母不接受我们的劝谏,我们还要保持对父母恭敬的态度,并且不违背当初劝谏父母的那一份初心,继续进谏,然而屡次劝谏父母都不能接受,甚至生气责备我们,亦不辞劳苦不怨父母。 我们劝谏父母,当父母不接受时,不仅要号泣随,挞无怨,更加需要智慧。 (二)孙元觉劝父 从前,有一个名叫孙元觉的少年,从小就十分懂事,可他的父亲对祖父却很不孝顺,有一天,父亲要把病弱的祖父扔到深山里。孙元觉哭着跪在父亲面前,恳求他不要这样做,可是父亲却哄骗他说:“爷爷年老了,年老的人要是不死的话,会变成妖怪的。”于是来到了山上,父亲把爷爷放在那里就要离开,这时,孙元觉对父亲说:“扔了爷爷,把这个装爷爷的筐子拿回去吧。”父亲不明白他的意思,孙元觉解释说:“等您老了,我用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