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穴法的传承和创新.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经穴法的传承和创新

内经穴法的传承与创新 ——记腧穴敏化论的诞生 多年前,江西热敏灸医院收到一封从外地来的感谢信,信中患者自述多年来饱受慢性前列腺炎之苦,四处求医疗效不佳,症状逐渐加重,腹股沟胀痛,腺体增大,记忆力下降,生活工作都受到了影响。曾多方寻医,无明显疗效。经过热敏灸治疗,不但治好了他的病,而且一直没有复发。   “医院从未有这位外地病人的接诊记录,何来的感谢?”江西中医药大学灸学院院长、江西热敏灸医院院长陈日新当时很纳闷。   原来,这位患者偶然在书店看到一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热敏灸实用读本》,书中内容通俗易懂,他按图索骥试着在关元、中极等热敏穴高发区进行灸疗探查一种特殊的热敏灸感。信中这样写道,“灸疗时,我感到有一股热流进入腹腔,并扩散至腰背部且向下腹部传导,阴囊部位很温暖,身体感到很舒服。定位足量施灸4、5次后,腹股沟胀痛明显减轻,头脑清爽,睡觉做梦也少了。继续热敏灸治疗大约20多次,症状消失……”   这样神奇的疗效是如何产生的?这还要从陈日新率领的江西中医药大学腧穴敏化灸疗研究团队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说起。   神奇疗效 发现热敏现象   1982年,刚刚在江西中医学院(现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毕业的陈日新,选择了安徽中医学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并幸运地成为当时全国著名经络研究学者孟昭威的硕士研究生。在安徽学习3年里,他潜心研究针灸经络,在恩师的指引下,陈日新观察到很多奇特的经气传导现象,而这些现象现代科学与医学至今也无法解释。   经过反复观察,陈日新惊奇地发现:在针灸过程中,当从人体穴位激发出经气传导现象,特别是“气至病所”时,疗效就会显著提高;如果没有激发出这种现象也有疗效,但总的疗效没有那么好。   也正是陈日新在科学研究领域的踏实劲儿和创新的思维让孟昭威教授倍加器重。在3年的研究生期间,陈日新专门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电子学与计算机技术,掌握经络机能学方面知识。在毕业答辩会上,他的毕业论文“心经前臂区段电学网络阻抗的波特分析”获得优秀。这位年轻的研究生以开阔的视野,先进的研究手段将经络现象分析得如此详实,令在场的针灸经络学、生理学、电子学专家们赞叹不已。随后这篇论文也成为我国针灸研究首篇应用黑箱理论及数学构模方法研究经脉穴位电学特性的论文。   北京学习结束后,陈日新立刻回到母校江西中医药大学的针灸教研室里。他知道,无论是临床,还是科研,或是教学,都面临一个问题——如何提高疗效。只有提高疗效,搞临床才能治好病,搞科研才有意义,教学生才有人听课。陈日新决定从“激发经气,气至病所”这个角度提高疗效。   但是“激发经气”的手法是选择针刺还是艾灸呢?研究课题组迟迟难以下结论,毕竟选择针刺或艾灸激发经气各有利弊。选择针刺激发经气的“利”是前人有大量的研究可被借鉴,“不利”是有相当 一部分患者有“畏针”现象;选择艾灸激发经气的“利”是几乎没有患者有“畏灸”现象;“不利”是前人这方面研究较少,可被借鉴的不多。   经过2年的摸索、对比,陈日新最终确定以艾灸为切入点,沿着立足现象、探索规律、提高疗效,然后再升华为理论。他深知“回归临床搞研究”的路子符合中医发展规律的研究思路,尽管这个未开拓的领域可能会是艰辛而漫长的,陈日新却想也没想就全身心地“扎”了进去。   热敏灸研究团队在研究艾灸时特别重视观察艾灸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譬如,对于同一个病症、同一组穴位,有的病人艾灸疗效好,有的疗效不好。这个问题别人看见可能会认为很自然,会归结于“个体差异”。但陈日新没有满足于粗泛的个体差异,他要搞清楚这个个体差异到底“差”在哪里,“异”在何处?   结合之前的研究,陈日新把精力集中在施灸过程中病人的反应。原来,大多数疗效好的病人的灸感反应和疗效不好的灸感反应是不一样的。疗效好的那些病人的灸感非常特别,甚至是丰富多彩、五彩缤纷。就这样他从现象开始慢慢找规律,也大大提高了疗效。   这种特殊感觉(他称这种特殊感觉为“热敏灸感”)大致有6种:就是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其他非热感觉(酸、胀、压、重、痛、麻、冷等)。   陈日新率领的研究团队普查了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近20种病症后发现,这些疾病的患者进行艾灸后都能产生上述6种现象,尤其以寒证、湿证、瘀证、虚证病人居多,急性病和慢性病均可出现。   回归经典 解读穴位、提出腧穴敏化论   研究中发现,在某些体表“特定位点”悬灸时,这种“特定位点”对艾灸异常敏感,患者能感到一股热流不断向深部渗透或向远部传导,直达病所。这种情况下疗效往往较好。这与针刺的“气至病所”有共通之处。然而,这些“特定位点”的位置并非总是出现在针灸学教科书中所标定的标准腧穴位置上,许多是“动态”的、“旁开”的,而且具有普遍性。   这一发现令陈日新团队很困惑:灸的是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