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湿陷性黄土地基判定和检验
湿陷性黄土地基评定与检验
湿陷性黄土的特征
一、黄土的特征
黄土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当缺少其中一项或几项特征的称为黄土状土。
1、颜色以黄色、褐黄色为主,有时呈灰黄色;
2、颗粒组成以粉粒(粒径0.05~0.005mm)为主,含量一般在60%以上,粒径大于0.25mm的甚为少见;
3、有肉眼可见的大孔,孔隙比一般在1.0左右;
4、富含碳酸盐类,垂直节理发育。
黄土分布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在250~600mm之间,年降雨量小于250mm的地区,黄土很少出现,主要为沙漠和戈壁。年降雨量大于750mm的地区,也基本没有黄土。依据《中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略图》,我国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在32°-47°之间, 34°-35°之间最为发育,而以黄土高原区的黄土分布最为集中,黄土沉积最为典型。黄土高原的范围是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包括青海、宁夏、陕西、河南等省区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总面积达35.85万平方公里。
二、湿陷性黄土的物理性质
1、颗粒组成
表1湿陷性黄土的颗粒组成(%)
粒径(mm)砂粒(>0.05)粉粒(0.05~0.005)黏粒(<=0.00511~2952~748~262、孔隙比:变化在0.85~1.24之间,大多数在1.0~1.1之间。孔隙比是影响黄土湿陷性的主要指标之一。е<0.86时,一般不具湿陷性或湿陷性很弱。
3、天然含水量:黄土的天然含水量与湿陷性关系密切。当ω>24%时,一般不具湿陷性。
4、饱和度:饱和度愈小,黄土湿陷系数愈大。当Sr>75%时,黄土已不具湿陷性。
5、液限:是决定黄土性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当ωL>30%时,黄土的湿陷性一般较弱。
三、黄土的湿陷性评价
1、湿陷变形
湿陷性黄土在一定压力下,下沉稳定后浸水饱和所产生的附加下沉量,湿陷变形是在充分浸水饱和情况下产生的,它的大小除了与土本身密度和结构性有关外,主要取决于土的初始含水量和浸水饱和时的作用压力。
2、初始含水量
湿陷性黄土在进行湿陷性试验时浸水增湿前的含水量。初始含水量较低的湿陷性黄土,其湿陷变形相对较大。
3、湿陷系数
单位厚度的土样所产生的湿陷变形,以小数表示。
4、湿陷压力
产生湿陷变形时所作用的压力。
测定湿陷系数的试验压力,应自基础底面(如基底标高不确定时,应自地面下1.5m)算起,10m以内的土层应采用200kPa,10m以下至非湿陷性土层顶面,应采用其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当大于300kPa时,仍采用300kPa)。当基底压力大于300 kPa时,宜采用实际压力。
5、湿陷黄土试验结果判定
1)依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释义手册
表21- B 黄土湿陷性与非湿陷性的划分
名 称相对湿陷系数δs非湿陷性黄土δs﹤0.015湿陷性黄土δs≥0.015 表21- C 湿陷性黄土湿陷作用强烈程度的划分
湿陷作用强烈程度湿陷系数弱湿陷性δs≤0.03中等湿陷性0.03<δs≤0.07强湿陷性δs>0.07 表21-D 自重湿陷性黄土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划分
名 称自重湿陷系数δzs非自重湿陷性黄土δzs<0.015自重湿陷性黄土δzs≥0.0152)依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表7.9.4-1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
湿陷类型非自重湿陷性场地自重湿陷性场地计算自重湿陷量△zs(mm)△zs7070△zs≤350△zs350总沉陷量
△s(mm)△s300Ⅰ(轻微)Ⅱ(中等)—300△s≤600Ⅱ(中等)Ⅱ(中等)或Ⅲ(严重)Ⅲ(严重)△s600—Ⅲ(严重)Ⅳ(很严重)注:当300mm△s500mm,70mm△zs300mm时,定为Ⅱ级;当500 mm≤△s≤600 mm,300 mm≤△zs≤350 mm时,定为Ⅲ级。
湿陷性黄土地基冲击碾压检测、评价
一、试验段
一)冲压前原地面检测、试验与评价
1、清表后,应检测原地面高程(检测样本应不少于20个);
2、检验项目、内容、频率及要求:
1)地基土的液塑限取代表性土样一处、易溶盐取代表性地点一处(1m深度内分层取样)、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取代表性试样一处(20cm~80cm范围内);
2)取1处代表性试样分层检测土的天然密度(含水量),分层为清表以下20cm、50cm、80cm;
3)取1处分层检测土的湿陷系数,分层为清表以下20cm、50cm、80cm;
4)随机取6处检测地基承载力(采用轻型动力触探仪);
5)结果评价:将原地面检验结果汇总列表示出。
二)冲击碾压过程中及碾压过后的检验
1、冲击碾压10遍、15遍、20遍、30遍后,分别检测整平后地面高程(检测样本应不少于20个,且与清表后原地面测点吻合);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汉语拼音教学讲座.pptx
- 2024-2030年中国工业分离筛分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空间句法简明教程-20140903-01.pdf
- (高清版)DB45∕T 1625-202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pdf VIP
- 2023年(机械点检员)高级技能及理论综合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pdf VIP
- 金融理财师AFP认证历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docx
- 《设施农业》课程标准.pdf
- 重庆主城排水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pdf
- 2024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初三一模科学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3小升初数学真题考点:图形与几何(复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