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象之源流与象外之象
维普资讯
??? 《东方丛刊,????·??
象之源流与象外之象?
王朝元?
相对于西方美学,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中有很多独具魅力和特色的?
审美范畴。以这些范畴为基质加以生发和拓展,构成了中国独具的美?
学理论体系。象,便是这些构成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重要基质之一。?
“象”字之本意,是动物物种之一。《说文解字》中言:象,“长鼻牙,?
南越大兽,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凡象之属者皆从象”?。此处?
解说,只是从象这一物种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及生长地域等方面而?
言。汉字是象形字,“象”字的写法与其他象形字类似,是从“象”这一动?
物的外观形象逐步衍化而来的。从其字形观,最明显的特点重在突出?
表现其长鼻长牙的特征。因此,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中云:“卜?
辞亦但象长鼻。盖象之尤异于他畜者其鼻矣。”?
“象”作为哲学范畴,渊源于先秦典籍,最初当推于《周易》中之卦?
象。《周易·系辞上》中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
宜,故谓之象。”这是对“象”一词产生的起因而言。唐孑?颖达作《周易正?
义》,对“象”加以进一步的阐释和发挥,并将“象辞”分为“实象”和“假?
象”:“实象者,若‘地上有水’,比也;‘地中生木’,升也,皆非虚,故言实?
维普资讯
象之源流与象外之象? ???
也。假象者,若‘天在山中’,‘风自火出’,如此之类,实无此象,假而为?
之,故谓之假也。虽有实象假象,皆以义示人,总谓之象也。”《周易》中?
所述之理,抽象而玄奥,故须借助物象比喻来加以说明。卦象有实象和?
假象之分,凡是凭借实在、真切及现存的物象以悬象设教的,谓之“实?
象”,例如“比”卦,其象为“地上有水”;而凡是假借、虚拟、想像的物象以?
设喻明理的,则谓之为“假象”,如“大畜”卦,其象为“天在山中”:?
《周易》中上述取象设喻以明理的方法,对其后的哲学、宗教、艺术?
诸领域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文家以“象”来阐述文学艺术的特点,?
佛家则借佛象来宣扬佛理。宋陈? 于《文则》卷上中云:“《易》之有象,?
以尽其意;《诗》之有比,以达其情。文之作也,可无喻乎?”由此可见,?
“象”之功用,在于以喻明理,更好地表情达意。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
内篇《易教下》中也言及:“《易》象虽包《六艺》,与《诗》之比兴,尤为表?
里。? ? 然战国之文,深于比兴,即其深于取象者也。”他认为诸子百家?
之文,乃至佛学,无不“以象为教”,“反复审之,而知其本原出于《易》教?
也”。由此可见,文学艺术作品中之“象”与《易》象,虽然确有明显之渊?
源与继承的关系,但实际上却有根本原则性之区别,这一点是应特别指?
明的。?
从哲学的角度而言,《周易》一书,提出了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象观。?
《周易》本是一部占?书,演义八卦,后人逐渐将其化为迷信之书。其?
实,从其中论述“象”与“物”的关系看,其原意还是颇具唯物性的。《周?
易》中提出了“观象”与法自然的问题,认为“象”究其本源,是“法自然”,?
来源于自然。《周易》各卦,实际上是对客观现实世界万事万物的抽象?
概括和超越升华的结晶,但又以具体形象的卦象符号形式表达出来。?
《周易·系辞下》中曾言:“像也,象也者,像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八?
卦以象告。”由此很容易看出,“象”来源于自然这一“此者”。八卦以?
“象”而形象地说明某种道理、意义,并与自然万象具有不可分割的联?
系。自然的“象”经抽象演化为所谓的“卦”。《周易》之“象”,具体而言,?
即是卦象。演化为占?之书时,就认为可以从具体卦象显示出凶吉来。?
实际上,其本义是指象征。既是象征,当然只能是象征自然,源于客观?
世界。从朴素唯物主义观之,《周易》中认为八卦之象的产生,乃“圣人”?
维普资讯
??? 《东方丛刊》?????·??
模拟天地中存在的客观自然之“象”而成。《周易》的作者认为,“象”来?
自于“天”、“地”、“鸟兽之文”,八卦取自“身”、“物”,并以“情”为联系的?
中介纽带。《系辞下》中言:“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
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