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元明清时期的信息传播教程
PAGE
PAGE 17
第五讲 西藏元明清时期的信息传播
[元代-1907年《西藏白话报》创办前]
从13世纪开始,西藏纳入中央政权管辖,成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政权。以此为起点,历经元、明、清三代王朝,西藏的新闻传播历史成为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归于中央政府管理,对西藏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在信息传播方面,由于西藏与内地各种交流更加频繁,中原腹地的文化模式、观念和传播手段对西藏发生了全面影响,中央和地方直接的行政管理关系,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两地的信息交流,同时,西藏的社会、文化和经济也在发生着缓慢的推进,在此背景下,西藏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从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元明清三朝,虽然西藏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不断发展,但信息传播方式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这就使我们有可能将这一历史时期的信息传播现象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加以考察。在这一阶段,西藏的信息传播开创了以驿邮、茶马互市为基本渠道的传播模式,文字传播空前发展,一批身兼军政使命的大臣和使者,成为极其活跃的信息传播者,同时,在近代新闻氛围的熏陶下,西藏也开始了近代新闻传播的基础建设。虽然这一时期西藏的新闻传播并未诞生典型的古代报纸形态,也未能较早过渡到近代传播时期,但它独立的传播品质和种种传播形态,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传播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特色独具的信息传播渠道
1.驿传
在交通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驿站传递军政和各种信息,是西藏古代信息传递的最普遍方式。
(1)元代
公元1260年,忽必烈称帝,设立“总制院”(1288年,改成“宣政院”,), “掌释教徒及吐蕃之事,而隶治之”。在“宣政院”下,设置三个官署管辖吐蕃地区:一是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制西北藏区地区,一是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制西南藏族地区,另一是乌斯藏、纳里苏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制前、后藏和阿里地区,所设驿站由“宣政院”管辖。元朝政府为了加强统治,“朝令夕至,声闻必达”,就在全国广开驿路,设置驿站,其西???路通达乌斯藏宣慰使司宣辖境,即今天的西藏地区,成为当时官方主办的主要信息通达渠道。
元代西藏驿站的设立,是忽必烈亲自交办的事。据《汉藏史集》记载,忽必烈曾就设立驿站之事当面向他的大臣答失蛮交待说:“自萨迦以下,可视道路艰险,村落贫富,选择适宜建立大小驿站之地,依照汉地设立驿站之例,立起驿站来”。于是从汉藏交界处的临洮起,直到萨迦以下,共设置了27个大驿站。《藏族史要》的记载与《汉藏史集》基本相同,只是称答失蛮为“达门”,驿站称为“甲姆”,驿站的具体分布情况是:垛堆(甘孜、昌都)地区设9个甲姆,朵麦(甘肃、青海)地区设7个甲姆,卫(拉萨)地区设7个甲姆,藏(日喀则)地设4个甲姆,在各个甲姆之间再设若干小甲姆。元代入藏驿站(大小均论)至少在40个以上。
据学者研究,元代进藏驿站路线基本可以分为南北两条线路。北线起点为北京,经陕西、甘肃、青海、四川抵达西藏萨迦;南线是从甘肃和政县)至四川德格,于从河州入藏的北线汇合。
元代政府对西藏驿站的设置和管理都有行政规范。在《元史》卷九十八志第四十六中,对元代驿站的设置作了记载:“元制站赤者,驿站之译名也。盖以通达边情,宣布号令,古人所谓置邮而传命,未有重于此者焉。凡站,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元代之初,驿站的管理属通政院,并设诸站都通领使司以统之。至元四年(公元1311年)归兵部管辖。涉及驿站事宜,均以中书省名义行令。藏区的驿站管理,宣政院也负有责任。
元朝对驿站管理极为重视,先后派遣官员直接进藏实施管辖。元初的驿站就是由宣政院官员管理的,而藏区各宣慰使司实际就是本辖区驿站的直接领导者。当初答失蛮在藏认真经办了驿站设置之事,环绕萨迦寺礼拜佛事,并考察了吐蕃地方的风土民情,受到元代皇帝的较高评价,任命其为“宣政院”衙署的主要负责官员,这使他成为元代最早派往吐蕃设置驿站的高级官员。为了保证驿站的畅通无阻,元朝政府旋即又派遣大臣额济拉克赴吐蕃掌管驿站,并封为“同知”之职。
为保证驿站正常运行,中央政府对驿站常规供应做出规定。确定驿站的支应由各万户府按人口多少分段负责。规定沿途居民负责传送公文,供给马匹,供应往来官员食宿。《汉藏史集》还对乌思藏境内各驿站支应分工作了具体规定。为保证驿站通达,元代还在国内实行驿站的站户制度,专门签发部分人户承担站役。但站户往往不堪重负,一再逃亡,大臣桑哥只好从藏北军队中拨出一点人马维持驿站运作。在极端贫瘠的藏区,朝廷对驿站还进行适当的补助。
为保证信息畅达,驿站确立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制度。乘驿必须持有凭证圆牌、铺马圣旨和扎?(西藏研究1999年四期p52)子。圆牌也称“元符”,是朝廷铸造的专为传递紧急军情之用的信符,并颁发给诸王公主驸马、边军统帅和地方官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患者权利(医院)B-03 患者知情同意.pdf VIP
-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集(第3版)机械类_王兰美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PICC在新生儿中的运用.ppt
- 2025年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单招面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 投影机 - 富可视 - IN3138HD说明书.pdf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职单招面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pdf VIP
- 二年级上册浙科版综合实践第二课 管理我的书包 - 活动B书包变轻了.pptx VIP
- 应用文写作之活动报道高中英语作文课课件 2023届高考英语写作专项.pptx
- GBT43562-2023 畜禽屠宰操作规程 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