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5届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题-张岭.doc.doc

2015届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题-张岭.doc.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题-张岭.doc

2015届高三地理高考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Ι卷(选择题 共44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读图1:昼夜海陆风示意图,回答1-2题。 图1:昼夜海陆风示意图 1、下列滨海地区,海陆风最明显的是( ) A、夏季的温带 B、冬季的温带 C、冬季的寒带 D、夏季的寒带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陆风盛行的海岛和沿海陆地,夜间多出现云、雨和雾;白天以晴朗天气为主 B、暖流经过的海岸地带,海陆风更强烈 C、在城郊之间存在类似海陆风的现象,如果工业区规划不当,可能导致市区污染比工业区污染更严重的现象 D、日出前后和日落前后,海陆温度几乎相同,温度差别消失,海风和陆风便消失了 上升流:由于受风力吹送,将表层海水推离海岸,致使海面略有下降,为达到水压的均衡,深层海水就在这里补偿上升,形成上升流。下降流:在大陆或岛屿的迎风岸,风力作用使沿岸地区发生增水现象,迫使沿岸表层海水下沉,形成下降流。读图2:台风结构示意图(“→”表示气流运动方向),完成3~4题。 图2:台风结构示意图 下列海域可能存在下降流的是( ) A、秘鲁西部沿海 B、美国本土西部沿海 C、好望角南部沿海 D、浙江省沿海 4、由台风结构示意图可知( ) A、在台风的作用下,台风中心的表层海水产生辐散,形成上升流 B、在台风的作用下,在台风边缘形成上升流 C、在台风的作用下,台风中心的表层海水产生辐合,形成下降流 D、在台风的作用下,台风中心和边缘均形成上升流 软流层中的地幔物质由于热量增加,密度减小,体积膨胀,产生上升热流,上升的地幔物质遇到地壳底部向四周分流,随着温度下降,地幔物质密度增大,又沉降到地幔中,这一过程称为地幔对流。板块构造说认为地幔对流是板块运动的主要驱动机制。20世纪60年代这一观点被地质学家广泛接受,并成为海底扩张、板块移动以及地幔柱形成的重要机制。读图3:威尔逊的地幔对流模式(1963),回答5~6题。 图3:威尔逊的地幔对流模式(1963) 5、在“威尔逊的地幔对流模式”图中,有几个板块( )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6、关于地幔对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幔对流可能是从核幔边界上升至岩石圈底部的,即全地幔对流环 B、地幔对流可能是分层对流,即上、下地幔分别形成对流环 C、地幔对流是一种自然对流,是地球内部向地球表面输送能量、动量和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D、地幔对流与地表热点的分布、火山活动密切相关,与地震无关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计算所在地经纬度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根据他们活动时出现的现象,回答7~8题。 7、地理兴趣小组在夏至日这一天外出活动,有人通过微信聊天得知当此地日影达一天中最短时,广州某地的日影长度刚好为零,并通过地图测得此地与广州的直线距离约为1280千米。请推算该地的大致纬度( ) A、25°N B、35°N C、45°N D、55°N 8、兴趣小组于某日下午乘车前往野外考查,当汽车行驶到一条东南——西北走向的直道上时,小组成员发现太阳长时间在车的正前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日太阳从东南方向日出 B、该日太阳将于西北方日落 C、该日上午反方向行驶的汽车也能看到同样的景象 D、该汽车正朝东南方向行驶 喀斯特地貌区存在很多溶洞,海底也存在很多石灰岩溶洞,石灰岩溶洞一般是含CO2的水侵蚀石灰岩岩缝形成。图1为大蓝洞,为一石灰岩洞,全世界最大的水下洞穴,位于大巴哈马浅滩的海底高原边缘的灯塔暗礁,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河时代末期,后来因为海水上升,洞顶随之塌陷,遂变成水下石灰石坑洞穴。完成9~10题。 9、海底石灰岩溶洞景观形成的环境( ) A、陆相侵蚀环境 B、海底侵蚀环境 C、变质环境 D、沉积环境 10、推测海底石灰岩溶洞形成的基本过程( ) A、海底沉积—地壳抬升—流水化学侵蚀—海平面上升 B、陆地沉积—流水化学侵蚀—地壳下沉 C、海底沉积—海水侵蚀 D、海底沉积—地壳抬升—流水物理侵蚀—地壳下沉 2013年秋,“菲特”台风重创余姚,余姚城区受淹严重。结合图文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