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执业医的师考试重点传染病、性病.doc

2011年执业医的师考试重点传染病、性病.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执业医的师考试重点传染病、性病

第13章 传染病、性病 本章重点 本章内容少,2000~2009年约考过l52道题。考生重点掌握:病毒性肝炎(约17题)、肾综合出血热(约10题)、流行性乙型脑炎(约8题)、钩端螺旋体(约7题)、伤寒(约20题)、细菌性痢疾(约6题)、霍乱(约13题)、流行性脑脊髓炎(约13题)、艾滋病(约8题)、囊尾蚴(约6题)等各种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防治。 第1单元 传染病总论 重点提示 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l7题,传染病感染过程的表现9题,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基本环节4题,传染病的预防4题。几乎每年必考,题量1~3题。 出题重点集中在传染过程的表现,特别是显性感染、隐性感染,应重点掌握。其次是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和传染病的预防。 考生须全面掌握传染病的传染过程的表现、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基本环节、病原体作用、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感染过程的免疫应答和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的诊断及治疗适当了解。 考点串讲 一、传染过程表现 1.病原体 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2.病原携带状态 包括带菌、带病毒及带虫状态。具有传染性,可为健康携带和恢复期携带。 3.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 最常见的、只能通过免疫检测方能发现的一种感染过程(2000、2001、2003、2007、2008)。 4.潜在性感染 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不足以清除病原体,而将其局限化,不出现临床症状,一旦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才引起显性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结核),不排出病原体。 5.显性感染 即传染病发作,比例最低但是最易识别(2002、2005、2006)。 二、病原体的作用 1.病原体的侵袭力 2.病原体的毒力 (1)外毒素:破伤风毒素、肉毒素、白喉毒素、霍乱毒素、葡萄球菌毒素。 (2)内毒素:菌体裂解后产生的脂多糖中类脂A。 3.病原体的数量 4.病原体的定位与扩散形式 扩散包括直接扩散、血流扩散、淋巴管扩散。 5.病原体的变异性 三、感染过程免疫应答 1.非特异性免疫 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 2.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变态反应。 IgM:近期感染;IgG:恢复期出现;IgE:原虫、蠕虫感染。 四、流行过程基本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缺一不可(2003、2004、2007)。 1.传染源 病人(是重要传染源)、病原携带者、受染动物。 2.传播途径(2007) (1)水与食物传播:细菌性痢疾、伤寒、霍乱、甲型病毒性肝炎。 (2)空气飞沫传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百日咳、流行性感冒、麻疹。 (3)吸血节肢动物:疟疾、斑疹伤寒。 (4)手、用具、玩具:即日常接触传播。 (5)血液、体液、血制品: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 (6)土壤:破伤风、炭疽、钩虫、蛔虫。 3.易感人群 五、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地理、气候及生态条件对流行过程发生和发展 重要影响。 2.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经济发达程度、生活条件、卫生设施及文化水平对传染病发生及流行有决定性的影响。 六、传染病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流行病学特征 (1)有流行性 (2)有地方性 (3)有季节性 4.有感染后免疫 七、临床特点 1.潜伏期 2.前驱期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八、诊断 1.临床资料 2.流行病学资料 3.实验室检查 (1)一般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细菌性传染病),白细胞总数减少且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绝大多麴病毒性传染病),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原虫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蠕虫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病原学检查。 (3)分子生物学检测。 (4)免疫学检查。 (5)其他检查。 九、治疗 综合治疗:遵循治疗、护理与消毒、隔离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特效治疗并重的原则。 十、预防 1.管理传染源 甲类传染病,要求城市须在6h之内上报卫生防疫机构,农村不得超过12h;乙类传染病要求城市须在12h内;农村不得超过24h。 甲类:鼠疫、霍乱(2004、2007、2008)。 乙类: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与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黑热病、疟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