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7年级(上)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语文7年级(上)教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教案 目录:亲近文学:1、为你打开一扇门 2、繁星 3、冰心诗三首 4、“诺曼底”号遇难记 金色年华:5、往事依依 6、幼时记趣 7、十三岁的际遇 8、伟人细胞 民俗风情:9、社戏 10、端午日 11、本命年的回想 12、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我的思念是圆的) 多彩四季:13、春 14、三峡 15、济南的冬天 16、夏 关注科学:17、斜塔上的实验 18、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9、叫三声夸克 20、《梦溪笔谈》二则(以虫制虫、梵天寺木塔) 奇思妙想:21、天上的街市 22、七颗钻石 23、蔚蓝的王国 24、皇帝的新装 专题:狼、母狼的智慧 《幼时记趣》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这是一种惩罚强暴、同情弱者的纯真的童心和视小为大、想像奇特的童趣。 2、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像。 教材分析与教法分析: 1、这是我们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和兴趣。 2、本课设计如下: (1)、第一课时,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2)、第二课时,理解课文的“趣”; (3)、第三课时,进行联想和想像训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导语设计]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难忘的童年,于漪老师深情地追述了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向我们展示了文学的魅力及对她的深刻影响;而沈复则以纯真的童心告诉我们他难忘童年的“物外之趣”。今天,我们就能过这篇小品文的学习,来感受他的这份“物外之趣”。 2、我知道,这是同学位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你们首先要学会怎样通过注释和工具书初步读懂文意,但我想,你们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请同学们以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商量着把文章改写成每个人不通过注释和工具书就能读懂的文章,通过注释和工具书都不能理解的字词你们可以问老师。 第二课时 1、根据上节课的下面看到的情况,对表现好的同学作出肯定,并请二位同学为代表,把他们做的翻译文章读一读,指出优点,对明显不足的地方指出改进办法。 如“明察秋毫”、“故”、“私”、“拟”、“强”、“怡然称快”、“神游”、“庞然大物”、“拔山倒树”、“方”、“之”、“以”、“或”、“其”、“盖”等字词;省略成份的句子短语:“群鹤舞(于)空”、“使(之)与台齐”、“驱(之)于别院”;固定结构的理解:“作……观”、“以……为”、“……为所……”等。 2、正确地朗读能够有助于正确地理解文意。(指出有些翻译不到位的地方而原因是朗读不正确的句子进一步强调朗读对理解文意的作用。) (下面,完成朗读训练,分四步:1、请同学朗读;2、教师范读;3、分段朗读(在这个过程中,指出有问题,再读一次);4、全班齐读全文。 3、析读 在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可以通过下面设问: (1)、从文找出一个表现文章主题的句子,从中抽出关键的一词。 (2)、“物外之趣”文中指哪三件事?(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 (3)、你如何理解“物外之趣”一词?第一问: “幼时记趣”表现出什么样的童心? 第三课时 1、由“探究·练习”一的解决导入,提出上一问第二小问:“幼时记趣”表现出什么样的童趣? (一、有好的眼力:“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二、有爱好观察的习惯:“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三、想像的合理性:“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这样,癞蛤蟆当然就成了“庞然大物”、扑向小虫的动作当然就是“拔山倒树而来”了。) (视小为大、想像奇特的童趣。) 2、作者通过想像和联想把童年之趣写得如此生动,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观察,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像,使自己的文章更生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有关知识。 (1)举例说明什么叫联想。 简单地说,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比如由“飞机”想到“空战”、由“十堰市六中”想到“马家河”,这是事物的因果关系和空间的相邻引发的联想,我们称之为“相邻想像”;由“李白”想到“杜甫”,这是类似事物引发的联想,我们称其为“类似联想”;由对立的事物如由“高山”想到“深渊”,我们称为“对比联想”。当然,我们可以由“A事物”想到“B事物”,再由“B事物”想到“C事物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