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碳排放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影_省略_研究_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_韩晶.caj.docVIP

中国工业碳排放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影_省略_研究_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_韩晶.caj.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工业碳排放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影_省略_研究_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_韩晶.caj

中国工业碳排放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影_省略_研究_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_韩晶.caj 2015年第1期总第177期 2015年1月《经济社会体制比较》ComparativeEconomic&SocialSystemsNo.1,2015Jan.2015 中国工业碳排放绩效的区域差异 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韩晶王赟陈超凡 内容提要:科学合理地测度我国不同区域碳排放绩效及实证分析影响碳排放绩效的各个因素对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应用DEA-Malmquist指数对2005~2011年全国30个省(市)的工业碳排放绩效进行测算,然后采用空间自相关检验和空间散点图分 最后建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对工业碳排放绩效的析碳排放绩效的空间集群状况, 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我国碳排放绩效水平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三大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东部绩效最高,中部次之,西部再次之,其差异主要来自技术进步的差距;第 我国碳排放绩效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具有高水平区域集中,低水平区域聚集的特点;二, 第三,经济发展、对外开放、要素禀赋对碳排放绩效具有正向冲击,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对碳排 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在东、中、西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放绩效的影响不稳定, 关键词:碳排放绩效 中图分类号:F429.9DEA-Malmquist指数文献标识码:A区域差异空间计量3947(2015)01-0113-12文章编号:1003- 一、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异常现象不断出现,国际减排呼声日渐高涨。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既面临着温室气体减排国际新框架的艰难谈判和不同利益集团在政治外交上的博弈,同时也面临着国内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不足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减排压力尤为突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提升碳排放绩效,而科学合理地测度我国不同区域碳排放绩效及实证分析影响碳排放绩效的各个因素对于促进工业低碳转型、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碳排放绩效的测算研究,多数学者已由最初的单要素测算思路向全要素测算转如泽费奥和普列托采用DEA模型对OECD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绩效进行了测算变, 作者简介:韩晶,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赟,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硕士研究生。陈超凡,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测算与绿色转型机制设计”(项目编号: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NCET-13-005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制造业应对碳关税的预警机制与系统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2CJY037)。 114《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15年第1期 2001)。米卡·科特莱宁基于Malmquist指数,与评价(Zofío&Prieto,对欧盟成员国的动 2007)。王群伟等(2010)借鉴周(Zhou,2010)的方法,态环境绩效进行测度(Kortelainen, 在综合考虑能源、资本、劳动力等相关要素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种可考察动态变化的DEA-Malmquist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指数。华坚等(2013)在剔除了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的基础上,利用三阶段DEA方法和线性数据转换函数法来评价中国省际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绩效,为真实测度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曹珂和屈小娥(2014)在全要素框架下测算并分析了我国各省份的排放绩效、减碳潜力和减碳规模,并研究了碳排放绩效变动的驱动因素。随着对碳排放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影响碳排放绩效的诸多因素。如马和斯特恩运用碳排放因素分解法发现,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经济增长 2007)。杜立民(2010)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的CO2排放具有重要影响(Ma&Stern, 分别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框架下,考察了重工业比重、城市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重工业比重、城市化水平和煤炭消费比重都对我国的CO2排放具有显著正的影响。陈诗一(2011)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两位数行业碳排放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分解,发现能源强度降低或者能源生产率的提高是碳排放强度波动性下降的直接决定因素,能源结构和工业结构调整也有利于碳排放强度降低。查建平等(2013)从包括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在内的七个维度出发,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了各因素对工业碳排放绩效变化的影响。 综上,国内外学者对碳排放绩效和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广泛而深入的,但在研究方法上仍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首先,对碳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