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入无声 拓展无痕——谈文本有效拓展的切入点.docVIP

切入无声 拓展无痕——谈文本有效拓展的切入点.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切入无声 拓展无痕——谈文本有效拓展的切入点

切入无声 拓展无痕——谈文本有效拓展的切入点 广东肇庆市第十五小学(526040) 梁宝珠 阅读教学在很长一段的时间里,以教材文本作为教学的全部,教材有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导致学生阅读面过窄、视野不开阔、对文本的理解不深。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即使编得非常详尽,也不过是某一学科的提要,加上一些必要的范例罢了。因此,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老师的善于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也明确规定:“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对有关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和必要的引申。因此,有效的文本拓展应运而生。 何谓有效的文本拓展?“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有信度的拓展应该是服务于课文教学的主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的一种教学活动。”(崔国明 《语文拓展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 2005.7)文本拓展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教师要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目标、重难点以及面对不同的学生个体,找准拓展的切入点,做到切入无声、拓展无痕。这样,才能让拓展延伸与课堂教学无缝对接、浑然天成。根据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大家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激趣引文,找准课前拓展的切入点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如教坛新秀蒋军晶老师教的《祖父的园子》是这样开头的: 师:请看我在黑板上写的一个名字——(板书:萧红)。你们说这个人与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萧红是《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的作者。 师:你能不能换一种说法,但意思一样。 生:《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是萧红写的。 师:老师有个习惯,当看到一篇好文章的时候,就会去关注这篇文章是谁写的。《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是萧红写的,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名字。 师:请再看我写——(板书:《呼兰河传》)。这是一本书,所以蒋老师加了书名号。这本书与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1:《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是《呼兰河传》这本书里的一个片段。 生2:《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这本书。 师:蒋老师要写的第三个词是——(板书:回忆)。你们能说说“回忆”的意思吗? 生:“回忆”就是一个人想起以前的事。 师:那么,你觉得这个词与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觉得应该是萧红在《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里回忆了自己以前的生活。 师:是啊,呼兰河,很好听的一个名字,那是东北的一个小县城,那是萧红长大的地方。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写了她小时候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事情。 师:在《祖父的园子》这个“片段”里都回忆了些什么呢?先读读这篇课文。(学生自由朗读) 蒋老师把几个看似平常又重要的问题巧妙地联系起来,课文的作者、出处、背景、主题等内容在一问一答中如数家珍,不留痕迹地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学生则在这一问一答中拓展了文本的背景知识,加深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从而激发他们探究课文重点内容的兴趣。 二、披文入情,找准课中拓展的切入点 语文教学中常说的“披文入情”,就是指在赏读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在“情”的熏陶、冲击、 融会之中,如身临其境,方能沿波讨源,领会文章的意境,触摸到作者的心灵。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读者凭借语言文字,与作者头脑中的“画面”相会,把静止的文字变为立体的活动的画面,这样才能由“境”入“情”,情境相融,感悟其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披文入情。 1.图文并用,相得益彰 课文中的插图大都是课文重点段落的内容和课文中心的体现。学生通过观察插图能直观地理解课文中心。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以文本去深化插图的内容,两者相得益彰。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再见了,亲人》时,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两组人物的表情,透过人物的神情来猜想他们在干什么,说什么。学生观察得仔细,进行了全方位的想象;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回到课文里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的,找出相关的段落细细品读,体会“亲人”深刻含义。 2.品词嚼句,加深理解 每篇课文都有一些重点的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