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大学生分手历程与适应之研究.doc
PAGE
大學生分手歷程與適應之研究
修慧蘭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孫頌賢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諮商中心兼任諮商師
摘要
愛情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刻苦銘心的深刻經驗,失戀分手更是難以形容其酸甜苦辣,究竟在失戀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情讓每個人的愛情故事如此不同呢?本研究認為分手歷程的探討應從關係中發生衝突到分手後這段時間中的「關係變化」與「個人心理歷程」等兩方面進行研究,以瞭解個體尋求親密與疏離的分手歷程中,如何經驗與處理分手事件所帶來的衝突與矛盾。本研究主要採個別深度訪談的質性研究方法進行,研究對象上共8位大學期間有戀愛分手經驗且願意分享其經過之大學生,其中男女各半,年齡從20歲到25歲不等,大學生佔6名,碩士生2名,所回憶的分手經歷皆主要發生在大學階段。研究結果可分成以下幾點:第一,分手歷程大致可分成「關係衝突—從衝突開始到知覺會分手」、「關係拉扯—分手中的經歷」、「自我沈浮—分手後的消沈」、「起飛—展開新生活到現在」等四個階段;第二,分手的關係改變歷程也是個人自我感的改變歷程;第三,並非每個人都會經歷四階段的每個層面與經驗;第四,自我沈浮的低潮階段是起飛階段的基礎;第五,分手中的溝通常是曖昧的;第六,主動提分手者與被拋棄者都需要尊重對方與放下執著;第七,人際支持是走出創傷的培土;第八,分手歷程是一種雙方相互影響的歷程。最後針對以上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對實務工作者的建議。
關鍵字:分手歷程、愛情關係
大學生分手歷程與適應之研究
修慧蘭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孫頌賢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諮商中心兼任諮商師
愛可以不問對錯,至少要喜悅感動。
如果他總是為別人撐傘,你何苦非為他等在雨中。
泡咖啡讓你暖手,想擋擋你心口裡的風。
你卻想上街走走,吹吹冷風會清醒的多。
你說你不怕分手,只有點遺憾難過。
情人節就要來了,剩自己一個。
其實愛對了人,情人節每天都過…
(引自梁靜茹所唱「分手快樂」)
壹、緒論
近年來的的媒體報導中,不斷地發生因戀人分手而造成的各種社會事件,從過去發生清???發生的研究生潑硫酸事件、最近的同志因情感破裂分手不成而發生的自焚事件、甚至是演藝界謝霆鋒與王菲的分手事件,尤其在大學的諮商中心,因經驗到分手事件而前來求助的個案也佔大多數,對正在發展自我(ego self)定位的年輕人(young adult)來說,在分手事件中所經驗的傷害可能更多,甚至在美國,失戀常被當事人視為重大的痛苦事件(Kaczmarek, Backlund, Biemer,1990)。如同上述流行歌詞中的意境,愛情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刻苦銘心的深刻經驗,失戀分手更是難以形容其酸甜苦辣,有人可以從失戀中找到自己,但有人卻因此一蹶不振,究竟在失戀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情讓每個人的愛情故事如此不同呢?
國外關於分手歷程的研究也是近三十年才開始有所著重,國內的相關研究亦不多見,學者多以關係維持(relationship maintenance)的觀點來解說分手的原因與發生經過,最著名的即為Rusbult(1980)所提出的投資理論(the investment model),認為關係結束乃導因於個體從關係中所獲得的酬賞與期望不一致的結果,以致於無法得到對關係的滿意感受,劉惠琴(民84)反駁其觀點認為此模式無法解釋為何仍有人在愛情關係中從事「不理性」的不成正比的投資,例如有約會暴力的伴侶關係,雖然女孩在此關係中備受折磨,但卻不願意離開愛情關係;若以Strauss(1978)考慮文化脈絡對個體行為的影響來看,可發現個體在互動關係中,企圖尋找自我定位,這樣的自我並不完全由自我來決定,而往往受到情境因素的影響。卓紋君(民87)亦贊同文化因素對於愛情研究上的重要性,其認為本土化的愛情測量方式是缺乏的,劉惠琴(民84)指出套用西方模式容易將中國人「群體主義」的宇宙觀狹限於西方的「個人主義」的典範中。「個人主義」對分手經驗的詮釋往往較贊同因個體在關係中無法獲得滿足所以選擇離開關係,若要維持關係,則試圖改變對方或被鼓勵的說出自己所要的關係型態,但「集體主義」的觀點卻認為關係的維持必須考慮對方的感受甚至是家庭、朋友的眼光與想法,中國人的愛情關係往往呈現此種狀態,甚至將愛情對象當作是婚姻對象的選擇,進而考慮對方是否能適合與自己的家人相處或是符合自己的同儕群體特質,例如柯淑敏(民83)的研究指出男女分手的原因多導因於觀念不一致、對方條件不合、以及第三者的介入,顯示個體在分手的考量上,是以彼此是否能搭配為主要因素,突顯出集體主義的文化特色。然而時下的大學生以受西方文化刺激許久,台灣的年輕人是否在分手歷程中仍受傳統的「集體主義」影響是值得進一步驗證的,事實上,許多近期研究點出大學生在分手經驗中處在「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中的矛盾與衝突,已不全然僅考慮家人或環境因素,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五水共治(月湖、南门、段塘、鼓楼街道).doc
- 2016年度泰州市人事考试计划-泰州市人事考试网首页.doc
- 2016年第18期-市园林局.doc
- 2016年内蒙古封冻前土壤底墒.doc
- 2016年安徽省批发和零售业统计报表制度.doc
- 20130327030756502.ppt-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ppt
- 2016东莞第二届盆菜品鉴汇V1-东莞市餐饮行业协会.doc
- 5.2-5.3-5.4裂变及其应用聚变与受控热核反应核能利用与社会发展每课一练(沪科版选修3-5).doc
- 2017-1-22103-104第二节天球坐标系.ppt
- 2017-1-22205-206第五节月球和地月系.ppt
- 志愿杯活动策划方案.docx
-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课件模板_图文.ppt
- 2024南方电网数字电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思维导图.docx
- 2025春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思维导图.docx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docx
- 甘肃省定西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 八省T8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docx
- 西藏拉萨市2024-2025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英语试卷(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